优秀毕业设计精选
分享网站给同学朋友一起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个人简历下载
土木毕设网

地质学参考文献

资料分类:土木工程设计资料 - 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参考资料 | 发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8-12-05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地质学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1]卢小莉,李晶,吴登生. 基于期刊编委指数的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以地质学为例[J]. 情报学报,2018,37(01):14-24.
  [2]安静. 跨学科视域中地质学文本显性翻译的策略研究[J]. 外语学刊,2016,(05):108-112.
  [3]朱筱敏,钟大康,袁选俊,张惠良,朱世发,孙海涛,高志勇,鲜本忠.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进展[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43(05):820-829.
  [4]贺珊珊. 核壳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微污染物的去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5]琚宜文,孙岩,万泉,卢双舫,何宏平,吴建光,张文静,王国昌,黄骋. 纳米地质学:地学领域革命性挑战[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35(01):1-20+22-23.
  [6]. 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地球科学部分)[J]. 地球科学进展,2016,31(01):1-13.
  [7]张绪教,程捷,孙洪艳,昝立宏,田明中,武法东. 地质学(旅游地学方向)本科专业建设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04):77-82.
  [8]史静,肖仙桃,王鑫,白光祖,刘澜,吴秀平,章茵,李玉馨. 2000~2014年国外部分地质调查机构科研态势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J]. 地质学报,2015,89(12):2433-2442.
  [9]姚玉鹏,熊巨华,顾松竹,裴军令,侯卫生,夏国清,赵克良,史集建. 2015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2015,30(12):1339-1342.
  [10]于洸. 简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对中国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贡献[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34(04):873-879.
  [11]张茂玲,章雨旭,张绮玲. 中文地质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6):654-661.
  [12]王鑫,史静,肖仙桃,李娜,刘澜,章茵,李玉馨. 国内地质学研究领域学科发展热点与态势分析[J]. 地质学报,2015,89(06):1144-1150.
  [13]孙承晟. 葛利普与北京博物学会[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34(02):182-200.
  [14]张庆辉,程莉,朱晋,赵捷,武羡慧. “地质学基础”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01):88-92.
  [15]刘晓明,肖厚藻,陈辉,徐志强. Dimine软件在地质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01):99-102.
  [16]朱传庆,常健,邱楠生. 基于学生自主的地质学专业实践训练[J]. 中国地质教育,2015,24(01):106-109.
  [17]徐书荣,潘静. 中国地质学类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引用特征[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02):162-167.
  [18]周国兴,赵恩好,岳明新,曹丹红.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地质学中的意义[J]. 地质与资源,2014,23(05):495-499.
  [19]杨丽娟,韩琦. 晚清英美地质学教科书的引进——以商务印书馆《最新中学教科书·地质学》为例[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35(03):316-331.
  [20]赖绍聪.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西北大学地质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4,(08):40-44.

  [21]张鸿翔,段晓男,李颖虹.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领域学科分析与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03):351-367.
  [22]邱隆伟,杨勇强,王冠民,任拥军.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调研[J]. 中国地质教育,2014,(01):89-92.
  [23]龚一鸣,史晓颖. 关于时间、沉积与地层学的几点思考[J]. 地学前缘,2014,21(02):27-35.
  [24]姚玉鹏,熊巨华,王勇生,张志飞,李朝柱,尹艳树,向才富,毛光周. 2013年度地质学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2013,28(12):1370-1373.
  [25]卫万顺. 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与北京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发展[J]. 城市地质,2013,8(01):1-10.
  [26]赵令浩,詹秀春,胡明月,范晨子,孙冬阳,刘传宝. 单个熔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及地质学应用[J]. 岩矿测试,2013,32(01):1-14.
  [27]姚玉鹏. 地质学基础研究队伍现状——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格局的分析[J]. 地球科学进展,2012,27(05):581-588.
  [28]常华进. 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01):60-63.
  [29]朱如凯,毛治国,郭宏莉,王君. 火山岩油气储层地质学——思考与建议[J]. 岩性油气藏,2010,22(02):7-13.
  [30]李素矿,王焰新. 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特征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54-57.
  [31]焦养泉,吴立群,杨琴. 铀储层——砂岩型铀矿地质学的新概念[J]. 地质科技情报,2007,(04):1-7.
  [32]杨建超,章雨旭,黄泽光. 地质学某些术语用词辨析[J]. 中国科技术语,2007,(03):35-38.
  [33]麻志周. 地质学在农业上的拓展应用与展望[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03):91-94.
  [34]陈骏,胡文瑄,李成. 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7,(01):133-139.
  [35]周鼎武,赖绍聪,张成立,张复新,张云翔. 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 中国地质教育,2006,(04):47-53.
  [36]查晓英. 地质学与现**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J]. 历史研究,2006,(04):90-104+190-191.
  [37]孙枢. CO_2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J]. 中国基础科学,2006,(03):17-22.
  [38]李素矿,王焰新,姚玉鹏.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战略[J]. 地球科学,2006,(03):326-329.
  [39]王心源,常月明,高超,张广胜,程先富,贾冠忠. 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地质学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06,(01):98-103.
  [40]章雨旭. 地质学研究中常见逻辑方面的问题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2006,(01):147-152.

  [41]姚玉鹏,柴育成,马福臣. 地质科学发展的新机遇:对地质学发展趋势的思考[J]. 科学通报,2004,(18):1919-1924.
  [42]刘东生. 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J]. 第四纪研究,2004,(04):369-378.
  [43]王青海,李晓红,靳晓光. 放射性废物处置中的地质学问题及研究现状[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130-134.
  [44]何起祥.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沉积学报,2003,(01):10-18.
  [45]黎华,崔振昂,李方林. Mapgis在地质学中的应用[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3,(01):50-53.
  [46]刘宝珺,李廷栋. 地质学的若干问题[J]. 地球科学进展,2001,(05):607-616.
  [47]张九辰. 中国近代地学主要学科名称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 中国科技史料,2001,(01):29-39.
  [48]徐强,刘宝,朱同兴,许效松. 中国沉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03):1-5.
  [49]姚光庆,孙永传,李思田. 油气储集层地质学研究体系[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01):94-97+9+19.
  [50]艾素珍. 清代出版的地质学译著及特点[J]. 中国科技史料,1998,(01):12-26.

全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学习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做法

热门分类

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