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给图书馆建筑带来巨大变革,作为文化传承和信息传播的枢纽,其本质和内涵都在逐渐超越传统图书馆的定义范畴,社区图书馆即是其中一种。以服务便利性为首要原则,社区图书馆为居民提供切实的学习、休闲等服务,增强社区凝聚力,在欧美、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地区广受欢迎。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新建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经济的迅猛发展需求更多知识的补给,社区的建设也引发不少社会问题,社区图书馆建筑的需求日益迫切。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图书馆建筑设计英文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一
[1]李璐凌,李震,杨婧祎,徐化雨. 关于绿色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J]. 安徽建筑,2020,27(12):118-119.
[2]沈煜. 图书馆建筑设计美学元素研究[J]. 中国包装,2020,40(12):56-58.
[3]纪明媚. 浅谈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J]. 西部皮革,2020,42(20):11-12.
[4]喻至勇. 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作用、内容及其反思[J]. 图书馆研究,2020,50(05):17-23.
[5]王超宇,曹仁宇. 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建筑设计分析——基于方体九宫格的形体比例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25-127.
[6]甄梓童. 可移动社区图书馆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7]尹博. 面向未来的中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20.
[8]许亮,王洁.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以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 设计艺术研究,2019,9(06):101-104.
[9]王世伟. 论全球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学术性格与文化意蕴[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05):98-102.
[10]李晶晶. 传统村落大王庙村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19.
[11]杨致. 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改造的可行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9.
[12]刘宣.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D].南京大学,2019.
[13]胡嫣然. 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与读者心理需求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S1):172-174.
[14]姚茜茜. 对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重点的思考和总结[J]. 科技视界,2018,(34):116-118.
[15]高小涵. 国内外社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2018,(12):56-57.
[16]苏文成,卢章平. 美国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与功能性实证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18,37(10):43-52.
[17]王振伟. 岭南地区气候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8,(08):70-73.
[18]朱乃伟. 南沙图书馆建筑设计在空间形式与绿色生态相结合方面的探索[J]. 低碳世界,2018,(01):171-173.
[19]杨亦之,杨琼.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新理念——以武汉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1):101-103.
[20]施竹芳. 数字化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21]杨玉菡. 涟水县图书馆建筑设计[D].南京大学,2017.
[22]张冬冬. 绿色建筑“四节”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7.
[23]杜晗. 当代公共图书馆功能空间的构建与组织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4]姜浩天. 现代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管窥——以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14,36(12):7-9.
[25]罗良. 辽东湾新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26]谢姗. 基于当代中学培养模式的中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7]周逸. 云南保山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图书馆建筑设计[D].南京大学,2013.
[28]王丽娜,钱晓辉. 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与实用功能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13,(02):66-67+72.
[29]陈小可. 信息化背景下未来图书馆建筑设计趋势探究[D].天津大学,2012.
[30]张文勇. 浅谈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J]. 图书馆,2012,(03):126-127.
[31]李佳智. 高校图书馆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32]黄佳秋. 泰州市泰州大学共享区图书馆建筑设计[D].南京大学,2012.
[33]杨琴,李健. 论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之功能“本位”[J]. 图书馆,2011,(04):114-116.
[34]栾恬静. 社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5]朱茗. 当前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几个细节问题[J]. 图书馆论坛,2010,30(02):143-144+151.
[36]杨明华. 解读汕头大学新图书馆建筑设计特色[J]. 图书馆论坛,2010,30(01):54-55+41.
[37]安伟强. 信息化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9.
[38]陈平,孙澄. 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美国ALA/AIA图书馆建筑奖获奖作品解析[J]. 建筑学报,2009,(02):86-91.
[39]肖雨滋. 论可持续发展的图书馆建筑设计[J]. 图书馆,2008,(04):110-112.
[40]徐忠明.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和实践——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图书馆为例[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04):1-4+8.
[41]宋丹辉.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08,(03):83-86.
[42]洪卫. 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J]. 建筑学报,2007,(08):64-67.
[43]程泰宁,钟承霞. 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宁波高教园区图书信息中心的设计探索[J]. 建筑学报,2007,(05):70-73.
[44]刘淑芬. 论图书馆建筑设计任务书[J]. 图书馆建设,2007,(01):16-18.
[45]王世伟. 当代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理性处理的各种关系和矛盾[J]. 图书馆论坛,2006,(06):269-272.
[46]马秀华.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五项原则[J]. 现代情报,2005,(11):141-143.
[47]周进良. 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五条原则[J]. 图书馆建设,2004,(05):102-105.
[48]黄宁. 现阶段我国高校新建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9]王元忠,张玉霞. 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01):68-72.
[50]牛丽文. 信息时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参考文献二
[1]Biddy Fisher. Libraries and Learning Resource Centres[M].Taylor and Francis:2001-11-07.
[2]Chris Hart,Manmohan Bains,Kathryn Jones. The myth of material knowledge: reading the image of library buildings[J]. New Library World,1996,97(3):
[3]Robert R. Walsh.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ibrary Buildings. Godfrey Thompson[J]. The Library Quarterly,19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