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多以满足机动车交通需求为核心,不仅缺少对交通主体——"人"的关注,也不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城市用地、道路空间、路权分配、交通设计、风貌控制等方面对城市道路设计提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提出传统的路网规划与土木工程设计之间应融入"概念设计"环节,交通设计、道路空间综合布局和道路附属设施设计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道路毕业设计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一
[1]严伟忠.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J]. 低碳世界,2021,11(02):199-200.
[2]关欣婷.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要点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2):66-67.
[3]周文博.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09):30-33+10.
[4]侯剑.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101-103.
[5]孙烨,黄屹,冯林林,钟翌晨,柳永华.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道路设计优化[J]. 给水排水,2020,56(06):95-101.
[6]初楚,龙春英,姚子雪. 老年人散步行为与城市公园道路设计的关联性研究[J]. 华中建筑,2020,38(03):35-41.
[7]王松涛.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设计[J]. 建材与装饰,2020,(05):279-280.
[8]石清,王骏,张照. 中国规划经验在尼日利亚园区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莱基自由区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20,35(03):87-93.
[9]王希诚. 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及要点分析[J]. 净水技术,2019,38(11):42-45+53.
[10]金炼坚.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9):77-78.
[11]谌东华. 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9,(28):278-279.
[12]李章. 简述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J]. 建材与装饰,2019,(27):279-280.
[13]李金.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9,(22):286-287.
[14]杨彬彬,钱思琦. 市政道路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7):148-151+173+20.
[15]刘鹏.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居舍,2019,(17):107.
[16]赵建伟.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2019,9(02):209-210.
[17]刘意.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2018,(11):188-189.
[18]张渊. 景区规划中的道路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19]鲁森.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8,(10):224+226.
[20]原振华,段汉明,谢培琦.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6):47-51.
[21]孙德乐. 基于减少内涝的城市道路设计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22]王歆琪.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长春市北海公园道路排水设计研究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8.
[23]黄宁俊,张斌令,王社平,邓朝显,周文献,刘超. 陕西西咸新区海绵城市LID市政道路设计[J]. 中国给水排水,2017,33(24):61-66.
[24]石战航. 西咸新区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7.
[25]浦华友.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7.
参考文献二
[26]梁美琪. 重庆道路系统低影响开发(LID)规划设计和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7]李涵. 广州知识城南起步区道路绿地生态设计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28]王宁.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探讨[J]. 给水排水,2016,52(11):27-31.
[29]高伟.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2):64-66.
[30]杨显.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建设科技,2016,(13):96-97.
[31]张晶晶. 浅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体现——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东大路工程为例[J]. 福建建筑,2016,(07):118-122.
[32]孙庆东.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 建设科技,2016,(11):84-85.
[33]申凤,李亮,翟辉. “密路网,小街区”模式的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以昆明呈贡新区核心区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6,40(05):43-53.
[34]郝悦诗. 商业区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场所感营造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5]魏永.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 江西建材,2016,(08):61+64.
[36]申凤. “密路网,小街区”规划模式在昆明呈贡新区核心区的适用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37]曹晓丰.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 低碳世界,2013,(22):147-148.
[38]王排. 城市综合性公园道路人性化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39]李硕. 基于雨水利用的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
[40]田少朋. 三类速度体验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1]孙菲.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导则编制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2]隋肖阳.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3]仲晓凯. 本土文化对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
[44]曹永先. 大学校园道路规划设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5]贾秉玺. 基于视觉特性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0.
[46]徐倩. 公园道路景观设计浅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9.
[47]叶茂,过秀成,刘海强,罗丽梅.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J]. 规划师,2009,25(06):47-51.
[48]于秀霞.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
[49]车伍,申丽勤,李俊奇.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J]. 公路,2008,(11):30-35.
[50]王迪. 公园中结合自然环境条件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