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内容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参考文献
  [1]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1-8.
  [2]《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中国公路学报,2015,28(05):1-65.
  [3]《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05):1-96.
  [4]GB 50936-2014,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S].
  [5]GB 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附条纹说明)[S].
  [6]聂建国,王宇航.ABAQUS中混凝土本构模型用于模拟结构静力行为的比较研究[J].工程力学,2013,30(04):59-67+82.
  [7]GB/T 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
  [8]GB 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9]JGJ/T 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10]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11]蒋勤俭.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综述[J].建筑技术,2010,41(12):1074-1077.
  [12]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13]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14]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15]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S].
  [16]张劲,王庆扬,胡守营,王传甲.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参数验证[J].建筑结构,2008,(08):127-130.
  [17]孙钧.岩石流变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06):1081-1106.
  [18]徐中华.上海地区支护结构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19]SL 352-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
  [20]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21]叶列平,冯鹏.FRP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6,(03):24-36.
  [22]TB 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3]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S].
  [24]刘威.钢管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工作机理研究[D].福州大学,2005.
  [25]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参考文献二
  [26]CECS 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7]肖建庄,李佳彬,兰阳.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最新进展与评述[J].混凝土,2003,(10):17-20+57.
  [28]陆新征,江见鲸.用ANSYS Solid 65单元分析混凝土组合构件复杂应力[J].建筑结构,2003,(06):22-24.
  [29]仇文革.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学原理与对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
  [30]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31]金伟良,赵羽习.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04):27-36+59.
  [32]JGJ 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3]GB 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4]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5]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36]DL/T 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
  [37]DL/T 5150-200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
  [38]JGJ/T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S].
  [39]JTJ 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40]颜东煌.斜拉桥合理设计状态确定与施工控制[D].湖南大学,2001.
  [41]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42]钱稼茹,罗文斌.静力弹塑性分析——基于性能/位移抗震设计的分析工具[J].建筑结构,2000,(06):23-26.
  [43]周军生,楼庄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公路学报,2000,(01):34-40.
  [44]蔡绍怀.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最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1999,(04):16-26.
  [45]聂建国,余志武.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1999,(02):3-8.
  [46]李金玉,曹建国,徐文雨,林莉,关遇时.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9,(01):42-50.
  [47]卢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J].工业建筑,1997,(05):2-7+53.
  [48]聂建国,沈聚敏,余志武.考虑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的折减刚度法[J].土木工程学报,1995,(06):11-17.
  [49]殷宗泽,朱泓,许国华.土与结构材料接触面的变形及其数学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1994,(03):14-22.
  [50]过镇海,张秀琴,张达成,王如琦.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82,(01):1-12.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1720
Update Date 2022-12-02
Trend Intensity Index

72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