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内容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参考文献一
[1]王超,唐冬玥,黄建锋,李建刚.混凝土框架结构拆除改造施工模拟及监测研究[J].工业建筑,2022,52(10):100-105.
[2]林拥军,肖恬煦,张曾鹏,谢远昂.基于层次分析法-隶属度理论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工业建筑,2022,52(10):28-38+45.
[3]龚子荣,李银芳.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型干式节点受力性能分析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2,(28):85-88.
[4]薛潘荣,黄跃森,郑莲琼,卢健,林相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韧性发展动态与创新结构体系研究[J].福建建筑,2022,(09):67-71.
[5]陈鹤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设计及施工要点[J].江西建材,2022,(08):309-310+315.
[6]余永生.某混凝土框架结构宿舍楼既有结构安全性鉴定[J].安徽建筑,2022,29(08):135-138.
[7]杨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6):145-147.
[8]龚子荣,李银芳.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新型干式拼接节点连接构造与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20):28-31.
[9]杨参天,李爱群,贾军波.含转动摩擦型干式梁-柱节点的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2,39(08):223-231.
[10]刘国杰.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2,42(03):93-95.
[11]高扬,魏金桥,吴耀清,王振伟,李旭光,秦弦,朱莹莹,刘伟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技术浅析[J].建筑结构,2022,52(S1):1653-1658.
[12]周雁玲.预应力套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22.
[13]裴笑娟.支撑布置形式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D].河南大学,2022.
[14]张妍青,杨鹏辉,周志明.再生砌体填充墙-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22,52(13):62-68.
[15]陈旺.型钢混合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2.
[16]李宣,李承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砖瓦,2022,(03):168-169+172.
[17]徐其功,陈文东,李娜.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2,52(08):53-59.
[18]杨涛,谢元康,郝天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子结构动态倒塌性能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42(01):126-134.
[19]刘航,李牧,杨学中,韩明杰,田玉基.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22,52(01):65-73.
[20]霍太虎.燃气爆炸发生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21.
[21]陈伟宏,陈艳,洪秋榕,崔双双,颜学渊.BRBs加固震损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22,52(08):1817-1825.
[22]张哲,周童童,邓恩峰,卜刚,李汇锋.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21,51(18):106-111.
[23]谢天圣,左美超,张浩,于风奎,张振鹏,张英伟.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8):75-79.
[24]钱正昊,王静峰,汪皖黔,黄慎江,潘广东.冷弯薄壁型钢填充墙板-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数值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21,23(07):105-114.
参考文献二
[25]刘祎霖,李易,赵子栋,程小卫,陆新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2,43(06):117-127.
[26]潘从建.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
[27]张国龙,许聪,崔盛,杨康,申奥南.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方案的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2021,51(S1):1673-1677.
[28]江万粮.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半刚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及低周疲劳寿命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21.
[29]惠文飞.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加固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21.
[30]薛彦涛.屈曲约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结构,2021,51(08):26-31.
[31]高培楠,邓扬,李爱群,鲁凤勇.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进展[J].工业建筑,2021,51(02):171-185+152.
[32]于晓辉,马富梓,吕大刚.考虑多次余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损伤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0,41(S2):19-26.
[33]任小朋,高涌涛.薄钢板剪力墙加固带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0,50(20):103-108+30.
[34]于晓辉,周洲,吕大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损伤状态相关余震易损性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2,43(04):8-16.
[35]薛伟辰,胡翔.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9):1241-1255.
[36]虞亦琦.考虑主余震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37]徐龙河,张格,颜欣桐.设置自复位支撑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0,37(02):90-97.
[38]王云亮.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39]张增德,王静峰,龚旭东,赵春风,李贝贝.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52(07):38-47.
[40]周洲,于晓辉,吕大刚.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易损性分析及安全评估[J].工程力学,2018,35(11):134-145.
[41]王静峰,王新乐,李贝贝,王波,邓权.屈曲约束支撑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51(12):72-80.
[42]刘如月.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3]张锐.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受力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D].湖南大学,2015.
[44]白久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主要失效模式分析与优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45]李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IDA方法的易损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6]付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7]周小龙.震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
[48]刘佳.基于住宅产业化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4.
[49]陆顺芳.基于ABAQUS的损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4.
[50]吕西林,崔晔,刘兢兢.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35(0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