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分析
详细分析施工概况中提出的资料,大致确定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过程等。例如从该建筑的平面示意图可以看出工程规模不大,划分施工段后分层施工即可。
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可以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围护工程、屋面和装饰工程等四个施工阶段。根据基础形式可以决定土方开挖是采用机械还是人工; 根据地质资料中标明的土质决定土方开挖时是放坡还是采用基坑支护措施;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决定基础施工降排水方式;根据气象资料可以确定冬雨期施工措施,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工期避开不利的施工季节,如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等。 总之,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施工的影响,才可能编制出切实可行的
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方案确定
确定施工程序和施工流向后,根据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特点,合理确定施工顺序。基础工程中独立柱基的施工是主导施工过程;主体结构中框架梁板柱的施工是主导施工过程;围护结构的施工可以在主体结构封顶后进行,但为节约工期起见,也可以在主体施工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穿插施工;屋面工程可以尽早进行,装饰工程中室外装饰可以在墙体砌筑完成后自上而下施工,室内装饰工程可以从下而上施工。
施工方法的确定是施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和机械的选择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 土石方工程
确定土方开挖方法,选择人工挖土可以采用点式开挖的方法,选择机械开挖一般采用 满开挖的方法;选择土方施工机械的型号、数量,要考虑挖土机和自卸卡车的配套选择,应根据自卸卡车开行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和挖土机装一车土的时间关系确定,使挖土机的效率充分发挥出来;确定土壁放坡开挖的坡度系数或土壁支撑形式;确定排水沟、集水井的布置和所需设备。
2) 基础工程
说明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
3) 钢筋混凝土工程
这一部分施工方法的选择是本工程的要点,应认真考虑选择。确定模板类型及拆模时间和要求;选择钢筋的连接方法和相应需要使用的机具;选择混凝土的制备方案,比如,是用商品混凝土还是现场拌制混凝土;确定搅拌、运输、浇筑顺序和方法,选择相应机械; 确定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4) 现场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种类、型号、数量,一般采用龙门架或塔吊,架设位置考虑其工作半径来确定;确定地面和楼面水平运输的行驶路线。
5) 屋面工程
屋面工程防水采用 SBS 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注意其操作和质量要求。
6) 装饰工程
本工程装饰工程较简单,考虑主要装饰工程,如外墙贴面砖的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机械的确定要考虑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
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平面的对称型,沿中轴将其划分为两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
1) 划分施工过程
基础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有开挖土方?独立基础垫层?立基础钢筋?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混凝土?土方回填。
钢筋混凝土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有柱筋绑扎?柱支模?梁板支模?柱浇筑混凝土 ?梁板扎筋?梁板混凝土。
屋面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有找平层?保温层?防水层等。
围护结构的主要施工工程有拉结筋的设置?墙体砌筑等。
装饰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有室内抹灰、室外装饰、楼地面面层、门窗安装等。
2) 套用劳动定额计算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
本设计任务书已经给出了主要项目的工程量,因为施工段对称划分,可以将标准层的工程量除以施工段数得到各分项工程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再按现行的劳动定额,可以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劳动量和机械台班量。例如,本工程按机械放坡满开挖的土方工程量为 1556.71m 3,采用斗容量为 0.4m 3 的液压反铲挖掘机施工,其时间定额为 3.75 台班/1000m 3,自卸卡车的时间定额为 25 台班/1000m 3,其所需的挖土机台班数为 1556.71×3.75÷1000=5.84(台班),取整数为 6 个台班;自卸卡车的台班数为 1556.71×25×90%÷1000=35.03(台班),取整数为 35个台班(考虑机械开挖占 90%,其余 10%人工修整)。
3) 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持续时间
(1) 定额计算法:根据施工项目需要的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以及配备人数或机械台数来计算工作所需的天数。
若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则总土方开挖时间为 6 天,分两个施工段施工,每段3天。为保证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自卸卡车应每天配6台。
(2)倒排进度法:本工程的施工期限为 8 个月,总天数为 240 天。考虑施工准备工作用10天,因此,安排进度计划时以 230 天为工期要求。为便于计划安排和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以基础、主体、装修三大部分工程的施工进度来控制单位工程的工期。基础工程工期一般占总工期的 8%~12%,本工程取 12%,则其控制工期为:230×12%?28(天);主体工期一般占总工期的 43%~50%,本工程取 48%,则其控制工期为:230×48%?110(天);装修工程的控制工期为 230×40%?92(天)。各部分施工天数以调整到控制工期的±1 天~±2 天为宜。再以此为基础,根据劳动量和工作班次,确定每一分项工程所需要的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这两种方法在考虑每个施工段的投入人数时,需要考虑最小工作面、最小劳动组合和可能安排的人数的要求。最小工作面是指每一个工人或一个班组施工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工作面才能正常工作,保证施工安全的最小施工面积。最小工作面限定了每班安排人数的上限。最小劳动组合是指某一施工过程要进行正常施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人数及其合理组合。例如砌墙,只有技工不行,必须有普工配合。最小劳动组合限定了每班安排人数的下限。对于施工机械台数的确定也是如此。可能安排的人数是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劳动力供应情况、技工技术等级及人数等),在最少必需人数和最多可能人数的范围之内,安排工人人数。如果在最小工作面的情况下,安排了最多人数仍不能满足工期要求时,可以组织两班或三班一起工作。
4)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将各分项工程之间按照彼此逻辑关系的要求,按流水施工要求或配合关系搭接起来,组成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尽量使主导分项工程连续施工,然后再将其他次要项目与主导施工过程穿插、搭接或平行作业。
5) 检查施工进度计划初始方案并调整优化,编制正式进度计划
(1) 检查施工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2) 检查初始方案的总工期是否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3) 检查主要工种工人是否连续施工,施工机具是否充分发挥作用;
(4) 检查各种资源需要量是否均衡。
资源消耗的均衡程度常用资源不均衡系数和资源动态图来表示。资源不均衡系数计算公式为
K=R max/R
式中, Rmax -- 单位时间内资源消耗的最大值;
R -- 该工期内资源消耗的平均值。
资源消耗不均衡系数一般控制在 1.5 左右,最大不超过 2 。
资源动态图是把单位工程内各施工过程消耗的某一种资源(通常是劳动力)的数量按时间加以统计,然后绘出其按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一般波动越小说明资源需要量越均衡,要尽量避免短时高峰和长时低谷等不利情况的出现。
4.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
(1) 确定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垂直运输机械选用一台龙门架,龙门架的位置应布置在窗口处为宜,以避免砌墙留搓和减少井架拆除后的修补工作。
(2) 确定搅拌站、仓库、材料和构件堆场以及加工厂的位置和面积。材料、构件堆放应尽量靠近临时道路,以便卸料;材料、混凝土、砂浆搅拌站、仓库应尽量靠近垂直运输机械,减少地面水平运输的距离。材料仓库或堆场的面积是由材料储
备量、场地条件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3) 现场运输道路的布置。
现场运输道路围绕建筑物布置成环形道路,便于车辆开行,无须倒车。
(4) 行政管理和生活用房等临时设施的布置。
行政管理和生活用房等临时设施的面积是按人数确定的
(5) 布置水电管网。
①施工水网的布置。施工现场的临时供水包括工程施工用水 q 1、施工机械用水 q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 q 3、生活区生活用水 q 4、消防用水 q 5,据此再确定全场总用水量 Q。由公式d =(4 q.1000/ π ν ) 1/2 确定供水管径。根据上述计算用水量及现场水原情况,可直接按业主提供的供水管口,采用 DN100 接出,支管选用 DN40 的供水管接至需水部位及机械。
②施工供电布置。施工现场用电量大体上可以分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电动机、电焊机、室内外照明的总功率、峰值用电量和机械利用情况确定总用电量,并据此确定配电导线的截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