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综合科研楼建筑及结构设计任务书

  一、建筑面积: 4500~5000㎡
  二、工程概况:
  某学院拟在学校内建造一幢综合科研楼,建筑层数五层,采用框架结构,建筑体型组合可为单一型或组合型(可根据各部分功能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室外有停车场及绿化布置。
  三、基地平面:(见下图)
毕业设计任务书-某大学综合科研楼建筑及结构设计任务书(1)
  四、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面积上下浮动在10%以内)
  1. 门厅: (包括值班、监控、接待等)                         150㎡
  2. 科研室(包括计算机、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等专业):院    3000㎡
  (1)研究室:                                            90㎡/间
  (3)配套办公室:                               20-25㎡/间 4-6间
  3. 研讨会议室:                          45㎡ /间(可每层布置若干)
  4. 学术交流报告厅:                                          350 ㎡
  5、电子图书室:                                              180㎡
  6.  辅助部分:
  (1) 男女卫生间、开水间、首层无障碍卫生间:
  (2) 配电间、管井等
  (3) 交通部分:  楼梯、电梯(2部)走道、过厅等
  五、建筑标准:
  1.  层数、层高:
  (1) 层数: 5层(可以五层,局部六层)
  (2) 层高: 会议报告厅等大空间……5.4m;其余……3.6m
  2.屋面:柔性防水上人屋面
  3.墙面:外墙为200厚煤矸石砌块(外保温);内墙为200厚空心砖或轻质隔墙
  4. 装修:
  (1) 外墙::面砖、涂料、石材、集石、喷涂,重点部位可设计幕墙。
  (2) 内墙和顶棚:
  a) 门厅、会议报告厅--较高级装修和吊顶棚
  b) 其余--中等装修
  (3) 楼地面:
  a) 门厅、会议报告厅--较高级地板砖或石材面层
  b) 公共走廊--水磨石地面
  c) 卫生间、盥洗室--防滑地板砖
  d) 其余--水泥砂浆地面
  (4) 门窗:
  a) 外窗--铝合金门窗
  b) 内门--木门、内窗--铝合金窗
  3. 建筑平面形式:内廊式
  4.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
  六、设计要求:
  1. 建筑部分:
  本设计位于某学院新校区,以电视电话教学和计算机实验需要为基本的原则,以计算机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建设目的,体现教学、实验操作一体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容开放性、便捷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为一体。
  设计应该符合校园建筑的特点,与教学楼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教育中心
  a)  认真分析任务书中确定的环境特征,从环境入手进行单体布置,合理安排主要入口和辅助入口,注意处理好主体裙房停车场绿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城市规划部门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如建筑红线、停车场面积、自来水接口、电气高低压变配、下水道等方面的要求。
  b)  实验室要有与本学科相适应的学术水平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实验室房间地面防滑、耐磨,地面和墙面有特殊需要的要耐腐蚀。
  c) 结合《房屋建筑学》中所学知识,在单体设计时明确主要使用部分、辅助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组织合理,空间尺寸恰当。房间开间、进深符合建筑模数,楼梯间、电梯间的数量及布置形式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d) 根据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组合情况,分析适合该建筑结构形式的受力特征和应用范围,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注意各种变形缝处的建筑、结构处理方法。
  e) 建筑体型及立面造型应有秩序感和统一感,注意比例尺度、节奏和韵律,建筑形象和结构形式辩证统一。在此基础上,重点处理入口及檐口等细节部分,做到严谨活泼,体现建筑美学。
  f) 建筑方案设计完成后,应进行构造方案设计,合理确定屋面、楼地面、墙面、门窗等部位的构造方案。正确进行楼梯设计及踏步、扶手构造选型,对特殊部位的构造处理(檐口、雨篷、隔断、玻璃幕墙等)应有清晰概念。
  2. 结构部分:
  (1)地质资料
  场地范围内土质构成,自地表向下依次为:
  a层:杂填土,厚度0.7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80kPa;
  b层:亚粘土,厚度0.5~1.0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50kPa;
  c层:粘土,厚度5~7m,硬塑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kPa。
  (2)水文资料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自然地表标高24.50m,实测最高地下水位21.00m,水质无侵蚀性。
  (3)气象资料
  东南风向,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60kN/m2。
  (4)地震资料
  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
  (5)结构设计要求
  遵守国家现行各有关规范和强制性标准,从建筑造型和使用功能出发,以结构安全可靠为基础,兼顾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强调结构造型和结构布置的合理性,结构分析计算的正确性和构造处理的可能性。结构设计内容及要求:
  a)结构方案和构件的选型,确定基础、屋(楼)盖、楼梯型式;
  b)结构平面布置,确定梁、柱、板尺寸并编号;
  c)竖向荷载计算,确定框架计算简图(选择1~2榀代表性框架)
  d)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框架梁柱刚度计算及自振周期计算;
  e)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和侧移验算;
  f)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恒载与活载作用分别计算)
  g)框架梁柱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与配筋;
  h)基础设计及配筋;
  i)楼梯设计及配筋
  j)部分楼(屋)盖现浇板设计与配筋;
  k)结构计算书,电算结果,包括中英文摘要,设计资料,所有设计内容及必要的图表说明。
  七、图纸要求:
  1.建筑施工图:
  (1)底层平面图     (包括家具及空间划分、卫生间布置)     1∶100
  (2)标准层平面     (包括家具及空间划分、卫生间布置)
  (选与二层布置不同的平面)             1∶100
  (3)屋顶平面图      (画出排水分区、纵横坡坡度)          1∶100
  (4)建筑主要立面图  (两个)                              1∶100
  (5)建筑主要剖面图  (要求剖到楼梯)                      1∶50
  (6)施工说明、门窗表、详图1~2个                         1:10
  2. 结构施工图:
  完成结构施工图(4张)
  (1)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1:100
  (2)框架结构配筋图                             1:50
  (3)楼梯结构配筋图                             1:25
  (4)主体结构基础平面及基础配筋图               1:100,1:25
  八、建筑图纸标注要求:
  1. 平面图:
  (1) 标注建筑纵横轴线(点划线)及轴线编号
  (2) 标注建筑各部分尺寸:
  a)外墙:分三道尺寸,即:
  ① 总尺寸 (外包八寸)--表示总长度和总进深
  ② 轴线尺寸
  ③ 门窗洞口尺寸及墙段尺寸
  b) 内墙:标注墙厚尺寸(要表明墙与轴线的关系)、洞口位置及大小。
  c) 标注墙上预留孔洞位置,孔底标高等。
  d) 底层室外踏步、台阶、散水等尺寸。
  (3)  标注各层标高及室外地坪标高,一般标在入口处或公共走道上,若房间或外廊地面低于同层标高时,要在该处注明高差尺寸。
  (4)  标注门窗编号,凡高、宽与形式均同者为同一编号,不同者另编一号。
  门用M-1、M-2……表示,窗用C-1、C-2……表示;画出门的开启方式或方向。
  (5) 家具及设备布置(阅览室、卫生间)
  (6) 标注剖面图、详图的位置及索引编号,剖切线只能绘在底层平面图中
  (7) 标注房间名称、图名及比例。
  (8) 楼梯间要求绘出踏步数、平台、栏杆扶手及上下行箭头方向。
  2. 立面图:
  (1)  表明建筑外形、门窗、雨篷、外廊或阳台及雨水管等的形式与位置
  (2)  标注尺寸: a、门窗标高。  b、必要部位的标高,如:门廊、雨篷等的标高
  (3)  注明外墙材料及做法,饰面分格线,立面细部详图索引号。
  (4)  节点详图索引号。
  (5)  立面名称及比例,立面名称用所表示的立面的边轴线表示。
  3. 剖面图(应剖在门厅、楼梯间位置):
  (1)  要表明建筑内外部位的高度关系,标三道尺寸:
  第一道:建筑总高。
  第二道:层间尺寸,楼地层标在面层表面;屋顶标在屋面板表面。当平屋面为结构找坡时,要标出屋面坡度。
  第三道;门窗洞及窗间尺寸。
  (2)  标注标高:包括楼地面、层高、室外地坪、门窗洞口、雨篷底及楼梯平面等处的标高。
  (3)  节点详图索引。
  (4)  楼地面、屋顶构造做法。
  (5)  剖面图名称、比例。
  4. 屋顶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是假设由天上俯视屋顶所得的平面图,因而所有线条均为可见线(细实线)
  (1) 标注各转角部位定位轴线及其间距。
  (2) 标注四周围的出檐尺寸及屋面各部分标高(指结构层表面标高)。
  (3) 屋面排水方向,坡度及各坡面交线、天沟、檐沟、泛水、出水口、水斗等位置。
  (4) 屋面上入孔或出入口,女儿墙等的位置尺寸。
  (5) 图名及比例。
  5. 图纸要求:
  (1) 图纸应按建筑制图标准GBJl-86图纸幅面,采用2#或1#图。
  1#图纸-841mm  ×  594mm           2#图纸-594mm  × 420mm
  2#加长图纸-(594mm + 594mm/3) × 420mm或(594mm + 594mm/2) × 420mm
  (2) 定稿图用铅笔按比例绘制于白色绘图纸上,设计成果图用针管笔绘制于硫酸图纸上(其中40%为手绘图,60%为计算机绘制并打印),图幅尺寸规范,图签格式正确,图面布置均衡,标注完整,线型等级清晰,字体采用工程仿宋体,各种制图符号及字体大小符合制图规范。
  九、进度安排:
  1.  第1~2.5周:(题目布置、初步方案设计、修改方案、确定方案、画出平、立剖定稿图)。
  2.  第2.5~8周:(结构布置草图,结构计算,电算)。
  3.  第9~10周:(绘制建筑施工图)。
  4.  第11~12周:整理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毕业答辩。
  十、参考资料: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3)、(4)、(10)
  (2)《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3) 屋面、饰面、门窗、室外工程、楼梯、浴厕等安徽省及国家标准图集。
  a)12J201-1《平屋面建筑构造》
  b) J909、G120《工程做法》
  c)06J607-1《建筑节能门窗》
  d)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
  e) GB02J003《室外工程》
  (4)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5)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JGJ67-200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7) 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
  (8)网上资料
  (9)《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 结构: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结构设计手册》(静力计算)
  (6)《钢筋砼结构构造手册》
  (7)《建筑抗震设计手册》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8784
Update Date 2017-08-16
Trend Intensity Index

65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