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施工图纸的表达方法和制图要求,并能初步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结构分析和绘制建筑及结构施工图。为毕业后能尽快地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工程名称
某行政服务
办公楼设计,位于扬州市区。
三、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设计委托书。
2、规划部门的有关批文及建筑红线图。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
4、场地平面图。
四、技术功能要求
1、建筑面积:m2。
2、平面布置、层高:参见所给建筑设计方案图。
3、要求设置客梯一部,1t。
4、厕所、楼梯、门厅、走廊按有关建筑规范设计。
五、建筑设计外观要求
要求主立面设计美观、新颖、大方,具有现代气息。
六、结构设计
1、结构形式
根据建筑方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及结构受力特点,选择该建筑合理的结构形式。
2、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材料:
(1)砼:基础垫层采用 C15,其余构件砼采用 C25~C35。
(2)钢筋:梁、柱的纵筋、箍筋及现浇板的钢筋:均采用 HRB400 级钢。
(3)填充墙:采用轻质墙体材料。4、使用荷载
楼面、屋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用。
七、地质资料
地质勘探报告:
第①层为杂填土,夹有碎砖,有机物,厚 1.6m。
第②层为亚粘土,可塑状态,fak=200KN/m2,灰黄色,厚度 4.5m~6.0m。
第③层为轻亚粘土,软塑状态,fak =160KN/m2,灰褐色,厚度 2.0m~2.5m。第④层为粉砂,灰黄色,fak =180KN/m2,厚度较大,未钻透。
地下水位在地表 1.8m 处,地下水对砼及包裹在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场地为 II 类场地,地基不液化。
八、设计要求
1、建筑设计部分
(1)图纸目录、门窗表、建筑设计说明
(2)总平面图(1:500)
(3)底层平面图(1:100)
(4)二层平面图(1:100)
(5)三、四层平面图(1:100)
(6)四层屋顶、局部机房平面图(1:100)
(7)机房屋顶平面图(1:100)、东立面图(1:100)、部分节点详图(1:10~1:20)。节点详图自行选择,不少于二个。
(8)南立面图(1:100)
(9)Ⅰ-Ⅰ、Ⅱ-Ⅱ剖面图(1:100)(其中有一个楼梯间剖面)
要求尽可能全部采用计算机绘图,若限于条件,计算机绘图不得少于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各一张。
2、结构设计部分
要求进行该工程的结构方案选型分析,从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的受力特点, 施工时难易程度及工程造价等诸方面综合考虑分析,选定该工程合理的结构方案。
包括:采用的结构类型,承重结构的布置,主要构件的类型以及基础的类型,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根据所采用的结构方案,对主要承重结构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1)计算部分(计算书 1 份,不少于 90 页) 具体内容见毕业设计指导书。
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计算部分尽可能表格化。
(2)绘结构施工图(共完成 2 号图 8~9 张图)
①图纸目录、结构设计说明
②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
③基础详图(1:25~1:20),绘所计算的框架下基础。
④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或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⑤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
⑥框架施工图(要求绘所计算的框架),立面(1:50~1:40)、剖面图(1:25~1:20)。
⑦次梁、雨蓬等其它结构构件。要求绘所计算的次梁、雨蓬。
⑧楼梯(平面布置图、斜板、平台板、梯梁等配筋)。
平面布置图中,所有构件均应编号(相同构件可编同号)、标注定位尺寸,并宜绘制所计算的现浇板配筋(否则应另行绘制)。
要求图面整洁,设计正确,结构合理,尺寸齐全,字体端正,采用仿宋字体。
要求手算、电算相结合。能熟练地掌握 PM、PK 等软件的应用,达到能绘出施工图的要求。要求尽可能全部采用计算机绘图,若限于条件,计算机绘图不得少于 1 张结构
平面布置图及 1 张框架施工图。
九、进度安排
时间:见学院时间安排。1、收集资料
2、建筑设计
3、结构设计
包括结构计算(手算、电算)PK、PM 等的操作,绘结构施工图。4、整理计算书,准备答辩
5、答辩
十、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
2、江苏省建筑配件标准图集
3、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教材)
4、混凝土结构(上、下册)(教材)
5、建筑抗震设计(教材)
6、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8、抗震构造图集
9、国家、江苏省结构标准图集
10、有关结构设计规范: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