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是勉.质量管理的数学方法[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2]戴明 ,钟汉淸,戴久永.戴明论质量管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3]黄元元.5s现场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第4期.
[4]约瑟夫·M·朱兰主编,焦叔斌等译.朱兰质量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马风才.质量管理(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Steven B.Kosmatka,Beatrix Kerkhoff,William C.Panarese.混凝土设计与控制(第四版)(钱觉时.译者)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2
[7]Robert.P.Elliott.Qualiyt Assu Lrance:ToP Mnaagements Tool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J]. Transportation Reseaerh Record,1991(1310):17-19
[8]张化强.业主方工程质量管理机制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005.
[9]吴刚.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
[10]周朝琦,侯龙文.IS09000质量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1]肖玉刚.混凝土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12]丁国民.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9.
[13]王华琪.混凝土质量抽样检验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4]罗杰.混凝土质量控制与评定方法及可靠性原理分析应用[D].湖南:湖南大学,2002
[15]薛健.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16]洪海禄.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7].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7;1-294.
[18].张浦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0;1-362.
[19].龙驭球等.结构力学1[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1-422.
[20].同济大学等.房屋建筑学[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459
[21].程文瀼.混凝土结构[M].5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1-472.
[22].Mita A and Yokoi I(2001).Fiber Bragg Grating Accelerometer for Building and Civil Infrastructure[C].Proc.of the SPIE Vo1.4330.Sma rt Systems for Bridges,Structures,and Highways,PP.479-486.
[23].卫东,陈义闯.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纵向裂缝的分析和处理[J].山西建筑,2006,32(8);118-119.
[24].田北平.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初探[J].四川工业学报,2002,z1:期6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