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土木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50例。供大家学习。
[1]李高扬,郝彤琦,李东南.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研究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7(21):135-136.
[2]张万丽.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朱浪涛,吴同情,周兆银.基于工程实践的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体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45):137-139.
[4]江辉,梁青槐,王斌,谷爱军.土木工程(城市轨道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7(11):21-23.
[5]周祖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系)发展简史(1946-1985)[J].城市环境设计,2017(05):20-28.
[6]黄华,王照安.BIM仿真教学平台建设方案[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0):60-63.
[7]杨博,金仁和.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中的应用——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10):62-64.
[8]祝明桥,陈秋南,汪建群,郝小礼,贺建清,聂忆华,周游.以本科专业评估(认证)为契机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0):7-11.
[9]李阳阳,冯松宝,孙磊,刘飞.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8,32(01):163-165.
[10]白泉,边晶梅,于贺,盛国华,陆海燕.土木工程专业BIM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9(05):90-93.
[11].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J].职教通讯,2017(28):82.
[12]周基.依托校企合作,促进土建类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十三五”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建设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10):59-62.
[13]曾武华,王逢朝,杨焓,颜玲月.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德国FH的新理念[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9):131-134.
[14]钟新谷.基于专业认证的土木工程专业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教学过程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09):28-33.
[15]张明.应用技术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3+1”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9):106-109.
[16]张硕云,孔位学,张凡榛,胡其高.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40(03):63-69.
[17]王丽,贾晓敏.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6(17):84-85.
[18]燕乐纬,张永山,房雅萍,梁颖晶,汪大洋.广州大学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双盲”答辩实践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36):226-227.
[19]刘优平,杨维汉.基于工程教育论证的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7,43(25):217-218.
[20]孙明.基于BIM的应用型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全过程改革[J].大学教育,2017(09):48-50.
[21]赵敏.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安徽建筑,2017,24(04):243+304.
[22]陈英杰,刘健,马涛,阿不都西库尔.BIM系列软件绘图技术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对比分析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6):219-220.
[23]江胜华,侯建国,何英明,李伟清,汪时机,鲍安红,刘源.中国与新加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04):48-55.
[24]柳志军.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04):100-103.
[25]李丹,刘秋燕,赵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成果与不足——以安徽新华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4):90-91.
[26]杨佳.如何有效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7):178.
[27]李斌.双重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7(07):105-106.
[28]庄金平.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7):65-68.
[29]赵晓利,张宏伟.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几个结构构造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29):112-113.
[30]李毅,金文娟.《土木工程监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123-124.
[31]徐丽娜,谢新颖.基于OBE理念的卓越土木工程师毕业要求的研究——以吉林建筑大学卓越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124-126.
[32]崔德芹,彭军志.应用型本科土木类专业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0):29-32.
[33]梅岭,郭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可持续改进的毕业跟踪反馈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9):235-238+240.
[34]韩晓旭,陈东立.高等继续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2):147-149.
[35]韦妍,董伟强,赵晓茜.《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成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25):140-141.
[36]秦蓁蓁,裴星洙,马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革实践[J].山西建筑,2017,43(18):225-226.
[37]吴竞,管林波.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混凝土结构课程调整建议[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06):122-124.
[38]吴琛,邓毓旺.从评估到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等理科教育,2017(03):72-77.
[39]雷能忠,黄蕾,周建辉,钟瑜隆.土木工程专业Capstone课程教学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03):73-77.
[40]覃荷瑛,邢心魁.突出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03):86-90.
[41]陈洁,吕建根,张晓慧,黄海媚,吴全科.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毕业设计模式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7(03):71-73.
[42]冀鹏.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生涯规划教育探索——以河南X高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142-143.
[43]吴坤铭,戈海玉.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特区建设与实践——以皖西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7,33(03):23-26.
[44]曾聪,刘卫星,陈榕,李曰兵.专业认证背景下具有行业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东北电力大学土木工程(电厂建筑方向)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2):8-11.
[45]郑晓光.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6]王军,陈金陵,梁桥,刘林.论转型期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融合式实践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05):73-76.
[47]杨怡菲. 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48]吴梦琦. 民国时期云南留学教育政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9]孙长林.基于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分析探讨研究生就业工作——以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为例[J].中国就业,2017(05):48-49.
[50]王芃,王传琦,李茜.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