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层住宅建筑的大规模建设,建筑能耗不断增加,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因此,建筑节能变得非常重要。外墙是建筑围护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外墙传热造成的能量损失是建筑围护结构总能量损失的最重要部分。其中外墙内表面换热阻和外墙传热系数则是外墙传热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外墙内表面换热阻越高,外墙传热系数越低,外墙传热能力越低。反之,外墙内表面换热阻越低,外墙传热系数越高,外墙传热能力越高,墙体丧失热量越多。
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围护结构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一
[1]林育贤. 建筑围护结构的权衡判断与优化[J]. 建筑节能,2018,46(12):62-64.
[2]王建玉. 基于绿色建筑的能效测评技术体系构建[J]. 建筑节能,2018,46(12):32-35.
[3]郑海,杨红霞. 延安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农宅建筑节能研究[J]. 建筑节能,2018,46(12):113-115.
[4]刘豆豆,刘海卿.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生态性节能分析[J]. 建筑节能,2018,46(12):120-125.
[5]张壮,董福龙.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J]. 城市住宅,2018,25(12):125-126+128.
[6]刘畅. 严寒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表面换热阻对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9.
[7]吕雪松. 城市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19.
[8]孙学谨,张旭,程燕,袁志刚. 内支撑设计对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特性影响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8,(16):167-169.
[9]朱浩良. 迎宾西路隧道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优化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4-26.
[10]孟雪,赵燕容,黄小红,徐晓. 基于灰色GM(1,1)和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预测分析[J]. 勘察科学技术,2018,(06):39-44.
[11]李明,刘娟. 西北地区农村绿色建筑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18,44(36):167-169.
[12]王晓晓,刘向峰,朱仁杰. 气凝胶半透明复合保温围护结构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J]. 能源与节能,2018,(12):2-6+105.
[13]王文新,王佳星. 流场与温度场耦合作用下对传统蒙古包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的影响[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35):201-206.
[14]缪昊,刘成禹. 邻近水平推力斜拱桩基对深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影响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16(06):111-116+154.
[15]崔亚平,谢静超,张晓静,刘加平. 海面反射特性对海岛建筑空调负荷影响研究[J]. 建筑科学,2018,34(12):92-99.
[16]杨青. 深基坑连续墙围护结构监测分析[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04):6-9.
[17]沈舒伟,范凌枭,谢源源,唐浩. 重庆市居住建筑冬季供暖现状分析及改造建议[J]. 供热制冷,2018,(12):22-25.
[18]. 济南市槐荫区敬老院“煤改电”工程项目[J]. 供热制冷,2018,(12):52-54.
[19]闫若文,王烨. 通风模式对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与舒适性的影响[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37(06):92-98.
[20]代仲海,赵俊伟. 沿海某机场扩建工程基坑监测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06):201-206.
[21]郭瑞蛟,杨云飞,杨振江,吕伟华. 大跨度直撑在地铁基坑支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6(04):18-24.
[22]谢慧,王赫,远美,陆蓓蓓,李晓林. 颗粒物穿透不同材料围护结构缝隙的机理研究[J]. 建筑技术,2018,49(S2):73-75.
[23]韩同春,谢灵翔,刘振. 坑中坑条件下基坑有限土体的被动土压力计算[J]. 岩土力学,2018,39(12):4404-4412.
[24]胡娟,肖昭然. 郑州某地铁站基坑围护桩变形监测与数值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65-67.
[25]赵小兵. 地铁车站明挖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99-100.
[26]刘冉,王华坤. 寒冷地区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技术比选与经济成本分析[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8,(12):34-38.
[27]龚旺,张丽斯. 简洁空间背后的支撑结构处理策略——以大卫·奇普菲尔德事务所建筑作品为例[J]. 四川建材,2018,44(12):70-72.
[28]庆杉. 山东某老旧小区节能改造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8.
[29]耿晔宽,高芬芬,周成君. 深厚软土地区基坑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J]. 岩土工程技术,2018,32(06):313-316.
[30]芮海升. 圆形基坑平面尺寸效应对软土开挖变形的影响[J]. 建材与装饰,2018,(49):5-6.
参考文献二
[31]张宇航. 长丰南路站深基坑支护开挖数值模拟与变形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2]胡先霞,李贺,亢燕铭,钟珂. 保温方式对砖墙围护结构净得热量的影响[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06):948-953.
[33]苏媛,蒲萌萌,刘冲. 大连市典型老旧住区夏季热舒适性调研分析[J]. 城市建筑,2018,(34):27-30.
[34]张飞. 合肥地铁云谷路站深基坑监测与数值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5]张士运. 合肥地铁5号线青河路站深基坑支护影响性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6]沈慧. 地铁深基坑开挖效应与围护结构刚度影响分析[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7]刘欣俊. 皖北地区深基坑复合土钉墙支护的数值模拟[D].安徽建筑大学,2018.
[38]潘周展. 基坑工程变形控制及对地铁隧道的保护措施[J]. 福建建筑,2018,(12):44-47.
[39]陈秋旺. 坑中坑式内撑支护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研究[J]. 福建建筑,2018,(12):38-43.
[40]李启龙,傅鹤林,张晓春,姚兰强. 地铁6号线芙蓉中路站施工重难点及措施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2):5-10.
[41]张超. 寒冷地区某办公建筑节能优化能耗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8.
[42]郭立良. 双压冷凝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43]孙智会. 装配式钢结构被动房的围护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2):164-165.
[44]李永顺. 关于福建利嘉国际商业城空调工程的情况介绍[A]. 福建省制冷学会.第十八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福建省制冷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福建省制冷学会:福建省制冷学会,2018:5.
[45]周雪涵,卞维军,夏利梅,杨秀峰. 大进深房间冬季室内热环境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1(04):66-71.
[46]杨小龙,韩雪丹,朱国金,王超. 滇中引水工程龙泉倒虹吸盾构接收井围护结构设计[J]. 水利规划与设计,,:1-6.
[47]耿培刚,王国良,郑亮亮. 徐州地区轨道交通深基坑含砂姜粘土层水土压力分析及应用[J]. 城市住宅,2018,25(11):125-128.
[48]邵一飞,朱晨宇,杨云龙,任昊. 严寒地区绿色建筑围护结构热湿传递过程研究[J]. 西部皮革,2018,40(22):61.
[49]杨岚. 软土地区邻近轨道交通设施的基坑支护技术应用与分析[J]. 建筑施工,2018,40(11):1858-1861+1938.
[50]薛智瑶. 双排桩支护结构在原水泵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 建筑施工,2018,40(11):187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