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筑参考文献

  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8年建筑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内容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参考文献
  [1]刘康宁,张守健,苏义坤. 装配式建筑管理领域研究综述[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06):163-170+177.
  [2]贾宏俊,张树懿. 面向装配式建筑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改进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6):12-16.
  [3]徐伟,杨芯岩,张时聪. 中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关键问题及解决路径[J]. 建筑科学,2018,34(12):165-173.
  [4]徐照,占鑫奎,张星.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J]. 图学学报,2018,39(06):1148-1155.
  [5]苏义坤,曹丽斐,张智博,武艾琳. 我国装配式建筑领域研究综述及发展态势分析[J]. 建筑技术,2018,49(12):1248-1256.
  [6]韩亚坤,陈汉利. 基于层次分析-可拓学的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经济评价[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5):18-23.
  [7]周海珠,王雯翡,魏慧娇,孟冲,魏兴,李以通. 我国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需求分析与展望[J]. 建筑科学,2018,34(09):148-153.
  [8]刘菁. 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9]杨志和,王要武. 基于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演化的智慧施工推进策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8,(08):18-30.
  [10]项星玮. 以建立教学体系为导向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教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8.
  [11]陈婷. 既有建筑改造为集中式长租公寓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12]朱伟. 5D-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13]周梓珊.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14]张翩翩. 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乡村发展中的探索[D].浙江大学,2018.
  [15]张然然.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16]侯智瀚. 乡村旅游新业态下的乡村建筑改造[D].河北工程大学,2018.
  [17]唐宇峰. 德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经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18]孙慧. 文旅型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的民宿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19]高彩霞. 中国城市街廓形态特征与相关城市法规作用的关联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0]郭承孜.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21]彭书凝. BIM+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应用[J]. 施工技术,2018,47(10):20-23+60.
  [22]陈赛. 陕南乡村民居低碳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23]彭晓烈,高鑫. 乡村振兴视角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3):60-64.
  [24]董昆.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5]王正凯.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设计加工技术研发[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8.
  [26]苗昊逸. 新型城镇化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27]秦鸿波.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28]陈煌鑫. 福建省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18.
  [29]郭愍.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30]陈颖龄,林树枝,施有志. 基于博弈论的装配式建筑激励政策[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02):155-160+169.
参考文献二
  [31]王清勤.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回顾与展望[J]. 建筑技术,2018,49(04):340-345.
  [32]齐贺,孙佳琦,王楠,朱燕,张一. BIM与RFID技术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研究[J]. 施工技术,2018,47(07):4-6.
  [33]廖惠. 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4]于竞宇,张龙雨,王静峰,钟治峰,朱力. 钢结构建筑产业化政策分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 建筑钢结构进展,2018,20(02):1-12.
  [35]庄雪丽. 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造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6]洪辰玥. 地下公共空间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7]吴应雄,黄净,林树枝,祁皑. 建筑隔震构造设计与应用现状[J]. 土木工程学报,2018,51(02):62-73+94.
  [38]谢思聪,陈小波. 基于多层编码遗传算法的两阶段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调度优化[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1):18-22.
  [39]肖帅,郝生跃,任旭. 我国农村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8,32(01):7-11.
  [40]肖阳,刘为.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2018,37(06):104-107.
  [41]张健,陶丰烨,苏涛永.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集成体系研究[J]. 建筑科学,2018,34(01):97-102+129.
  [42]王辉. 现象的意义--现象学与当代建筑设计思维[J]. 建筑学报,2018,(01):74-79.
  [43]黄磊. 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8.
  [44]陈莉.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安工程造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5]李童.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 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46]李泳辰. 装配式背景下的模块化住宅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7]李健.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质量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8]马冲. 装配式建筑结构造型对比分析与BIM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8.
  [49]李书峰.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
  [50]刘爽爽,王钧,许晔,曾辉. 基于建筑能耗特征的城市建筑碳减排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01):125-136.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5351
Update Date 2019-11-29
Trend Intensity Index

65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