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道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内容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参考文献一
[1]漆亮,邹云. BIM+VR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实现方法及应用[J]. 公路交通技术,2019,35(04):8-13.
[2]刘惠娟. 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景观艺术[J]. 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22-123.
[3]李洵.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绿色环保建材,2019,(03):97+100.
[4]黄思超. “以人为本”思想的道路设计研究——浅谈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实际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8):84-85.
[5]贾巧志,陈文. BIM+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道路设计土方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2019,38(01):131-134.
[6]陈光,薛梅,刘金榜,何兴富,周智海. 一种市政道路BIM设计模型与三维GIS数据集成方法[J]. 地理信息世界,2018,25(03):82-86+90.
[7]孙德乐. 基于减少内涝的城市道路设计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8]汪斌. 基于BIM技术的道路三维设计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
[9]潘基斌,李协勇. 中小城市道路规划与道路设计的协调[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1):11-13+6-7.
[10]于科峰. 城市道路设计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7.
[11]沈照庆,魏鹏飞,董朝辉,鲁武当. 基于BIM技术的道路改扩建研究与应用[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43-53.
[12]曹睿明.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3]石战航. 西咸新区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7.
[14]曹睿桓. 基于“道路设计”回归——完整街道设计思考[J]. 建筑与文化,2017,(07):237-238.
[15]唐川杰.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7.
[16]杜红波,刘少坤,韩颖. 设计以人为本的街道——以东莞市东城以东莞市东城世博商业圈道路设计为例[J]. 城市交通,2017,15(03):36-42+6.
[17]姚利辉. 基于点云数据的道路设计特征点、线的提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7.
[18]杨偲偲. LID设施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17.
[19]罗建国. 山地风电场道路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20]刘茂华,肖健宇,刘柏良. 三维虚拟场景中道路选线设计方法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2017,12(03):332-335.
[21]邓淼方.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方式研讨[J]. 价值工程,2016,35(30):139-141.
[22]高伟.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2):64-66.
[23]张晶晶. 浅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体现——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东大路工程为例[J]. 福建建筑,2016,(07):118-122.
[24]彭小红,邱兆文. 从道路设计角度改善交通空气质量的可行性分析[J]. 环境工程,2016,34(09):76-79.
[25]孙庆东.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 建设科技,2016,(11):84-85.
[26]戴逸清. 基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道路设计研究[D].东南大学,2016.
[27]申凤,李亮,翟辉. “密路网,小街区”模式的路网规划与道路设计——以昆明呈贡新区核心区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6,40(05):43-53.
[28]魏永.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J]. 江西建材,2016,(08):61+64.
[29]吴健,刘向阳,郭腾峰,戈普塔. 道路BIM技术在设计领域的研发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初探[J]. 公路,2016,61(04):7-13.
[30]何继宏. 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10):58-59.
参考文献二
[31]方新雷. 农业园道路设计标准及生态设计理念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
[32]郭琪. 基于生态视角下的农村道路设计[D].苏州大学,2014.
[33]李泽民. 绿色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设计艺术研究,2014,4(01):89-92.
[34]殷吉功. 道路横断面CAD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
[35]聂长文. 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36]王雯珏. Civil 3D在电厂总图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46(S1):5-8.
[37]姚昕亮. 风电场道路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3.
[38]薛晓飞.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39]王排. 城市综合性公园道路人性化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40]段进兆. 工业企业厂内道路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41]吴海俊,胡松,朱胜跃,段铁铮. 城市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要点[J]. 城市交通,2011,9(06):5-13+49.
[42]眭封云,蔡畅. 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Z1):50-53+58.
[43]钱李进. 基于Google Earth三维道路设计系统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44]张强.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0.
[45]范贵鹏.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08):230-232.
[46]车伍,申丽勤,李俊奇.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J]. 公路,2008,(11):30-35.
[47]毛川珺. 人性化理念运用于城市道路设计[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09):21-24+5.
[48]杨忠振,贾鹏,左志. 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J]. 公路交通科技,2006,(02):56-60.
[49]魏朗,高丽敏. 道路交通安全性评估模式的探讨[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06):93-95.
[50]麦杰迪. 膨胀土性能及膨胀土地区道路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