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桩基础设计 的 核心公式全汇编,涵盖 单桩承载力、群桩效应、沉降计算、负摩阻力、水平承载力 等内容,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整理,每个公式均附 参数说明 和 工程应用场景。
1. 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1.1 静载荷试验法
Qu=Qs+Qp
-
符号说明:
-
Qu:单桩极限承载力(kN)
-
Qs:总侧摩阻力(
Qs=∑qsi⋅Asi)
-
Qp:端阻力(
Qp=qp⋅Ap)
-
qsi:第i层土的侧摩阻力标准值(kPa,查表5.3.5-1)
-
Asi:第i层土的桩侧表面积(m²)
-
qp:桩端阻力标准值(kPa,查表5.3.5-2)
-
Ap:桩端截面积(m²)
1.2 经验参数法(规范公式)
Ra=qpaAp+up∑qsiali
-
符号说明:
-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
qpa:桩端阻力特征值(kPa)
-
qsia:桩侧摩阻力特征值(kPa)
-
up:桩身周长(m)
-
li:第i层土的厚度(m)
1.3 钢管桩承载力修正
Ra=ψc⋅Ra0
2. 群桩效应计算
2.1 群桩效率系数
η=n⋅Qu群桩极限承载力
2.2 沉降计算(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
s=ψ⋅ψe⋅s′
-
符号说明:
-
ψ: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查表5.5.11)
-
ψe: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ψe=C0+C1(nb−1)+C2nb−1)
-
s′:按Boussinesq解计算的沉降量(mm)
3. 负摩阻力计算
3.1 下拉荷载标准值
Qgn=ηn⋅up∑qsinli
-
符号说明:
-
ηn: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ηn=sax⋅say/[πd(γmqsn+4d)])
-
qsin:第i层土负摩阻力标准值(kPa,
qsn=ξn⋅σvi′)
-
ξn:负摩阻力系数(查表5.4.4-1)
4. 桩基水平承载力
4.1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Rha=χ0aα⋅EI⋅Δ
4.2 水平临界荷载
Hcr=α⋅EI⋅χcr
5. 桩身强度验算
5.1 钢筋混凝土桩正截面受压承载力
N≤ψcfcA+0.9fy′As′
-
符号说明:
-
ψc:成桩工艺系数(预制桩取0.75,灌注桩取0.6~0.7)
-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
-
A:桩身截面积(m²)
-
As′:纵向钢筋截面积(m²)
5.2 抗裂验算(预应力管桩)
σpc+σst≤ftk
6. 特殊桩基计算
6.1 嵌岩桩承载力
Ra=qpaAp+ζsfrcArock
6.2 后注浆灌注桩增强系数
βs=1.2∼2.4,βp=1.5∼2.5
-
侧阻增强系数
βs
-
端阻增强系数
βp
公式总表(按设计内容分类)
设计内容 |
核心公式 |
规范条款 |
单桩竖向承载力 |
Ra=qpaAp+up∑qsiali |
JGJ 94 第5.3.5条 |
群桩效应 |
η=nQuQ群 |
第5.2.5条 |
负摩阻力 |
Qgn=ηnup∑qsinli |
第5.4.3条 |
水平承载力 |
Rha=χ0aαEIΔ |
第5.7.2条 |
参数说明汇总
符号 |
含义 |
单位/示例 |
qsia |
桩侧摩阻力特征值 |
kPa(黏性土15~50) |
α |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
m−1(通常0.5~1.2) |
ψe |
桩基等效沉降系数 |
0.2~1.0 |
βs |
后注浆侧阻增强系数 |
1.5(砂土层) |
工程应用示例
案例1:钻孔灌注桩设计
案例2:群桩沉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