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设计精选
分享网站给同学朋友一起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个人简历下载
土木毕设网

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

资料分类:土木工程设计资料 - 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参考资料 | 发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8-12-05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构造地质学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1]赵岳,黄温钢,徐强,平立华,霍超,杨昊睿. 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朱寨井田为例[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03):1-11.
  [2]陈青,谭先锋,王佳. “构造地质”课程群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1):57-58.
  [3]李伟娅.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探讨[J]. 冶金与材料,2017,37(06):54-55.
  [4]何撼东,胡迪,闾国年,李安波,李军利. 几何与语义统一的区域地质构造GIS数据模型[J]. 测绘学报,2017,46(08):1058-1068.
  [5]梁倩文. 韩城矿区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解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7.
  [6]唐梅华,巫建华. 华南内陆早白垩世中期挤压构造事件的地质证据[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41(02):258-271.
  [7]王庆龙. 月球雨海地区的地质演化[D].吉林大学,2016.
  [8]杨巍然,姜春发,张抗,郭铁鹰. 开合构造:新全球构造观探索[J]. 地学前缘,2016,23(06):42-60.
  [9]肖清华,晏涵,郑平.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构造地质分析》课程标准的开发[J]. 亚太教育,2016,(17):283-284.
  [10]雷启云. 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的扩展与华北西缘银川盆地的演化[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6.
  [11]李培军. 走滑断裂带深成岩溶作用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6.
  [12]岳攀. 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水电工程地质构造建模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
  [13]连奕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地质结构与构造形成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4]薛灵文. 东昆仑西大滩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15]何宇. 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16]王海学.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17]王来斌,沈金山.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的控制作用[J]. 中国煤炭地质,2015,27(10):19-23.
  [18]柏道远,钟响,贾朋远,王先辉,彭云益. 雪峰造山带北段地质构造特征——以慈利—安化走廊剖面为例[J]. 地质力学学报,2015,21(03):399-414.
  [19]魏博. 东昆中构造带(东段)蛇绿岩与岛弧型侵入岩地质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
  [20]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 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J]. 地质论评,2014,60(04):709-720.

  [21]杨伟. 龙门山北段矿山梁构造特征及油气有利区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2]李卿. 龙门山山前带盆山—盆岭耦合构造模式研究及油气有利区域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3]张硕. 塔里木盆地塘古坳陷塘南台地奥陶系台缘带构造特征及地质条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4]吴中海,张岳桥,胡道功. 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J]. 地质通报,2014,33(04):391-402.
  [25]雷刚,蔡锋,苏贤泽,曹惠美,戚洪帅,刘建辉,于帆. 中国砂质海滩区域差异分布的构造成因及其堆积地貌研究[J]. 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33(01):1-10.
  [26]万天丰. 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 地学前缘,2014,21(01):132-149.
  [27]成龙. 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对地下水的控制作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8]应文峰. 龙门山南段山前带高家场构造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
  [29]王晚中,李为民,龙文韬. 浅谈构造地质学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J]. 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01):16-18.
  [30]张彤. 川西前陆盆地汉王场构造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1]高寿涛,杨宏伟,吕德灵,夏建,崔向英. 多资料约束的复杂断块油田精细构造地质建模[J]. 特种油气藏,2010,17(06):29-31+124.
  [32]焦廷朝. 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以鲁甸县强烈构造变形区为例[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12(04):117-122.
  [33]万天丰. 关于中国构造地质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地质通报,2008,(09):1441-1450.
  [34]嵇少丞,龙长兴,夏斌. 褶皱的地震波反射响应及其大陆地壳构造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2006,(12):1923-1933.
  [35]冯明,宫辉力,陈力. 煤层瓦斯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及瓦斯灾害预防[J]. 自然灾害学报,2006,(02):115-120.
  [36]彭建兵,马润勇,邵铁全.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J]. 地学前缘,2004,(04):535-549.
  [37]王根厚,胡玲.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构造地质研究进展综述[J]. 现代地质,2004,(04):423-428.
  [38]李锦轶,徐新. 新疆北部地质构造和成矿作用的主要问题[J]. 新疆地质,2004,(02):119-124.
  [39]张金海. 地质构造建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
  [40]宋鸿林. 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质论评,2002,(02):158-167.

  [41]肖龙. 新疆天山造山带地质构造研究进展——兼论陆间型造山带形成的五阶段模式[J]. 桂林工学院学报,1999,(04):315-320.
  [42]樊秉鸿,杨文思,王郁,汪振彬. 冀东长城式金矿构造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与金矿化的关系[J]. 地质找矿论丛,1998,(04):41+43-48.
  [43]李永安,曹运动,孙东江. 昆仑山西段中国─巴基斯坦公路沿线构造地质[J]. 新疆地质,1997,(02):116-133.
  [44]王同和. 晋陕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J].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1995,(03):283-398.
  [45]赵越,杨振宇,马醒华. 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J]. 地质科学,1994,(02):105-119.
  [46]王冰. 二连中生代盆地群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J]. 石油实验地质,1990,(01):8-20.
  [47]周良仁,赵志长,张金声.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及岩浆演化特征[J]. 西北地质科学,1987,(02):3-55+171-176.
  [48]洪作民. 辽宁省地质构造研究简史[J]. 辽宁地质,1986,(02):181-185.
  [49]徐开礼. 四川构造地质研究工作的回顾和展望[J]. 四川地质学报,1982,3(01):22-26.
  [50]李四光. 关于改进构造地质工作的几点意见[J]. 地质论评,1965,(04):245-255.

全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在线学习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做法

热门分类

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