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是作者为取得毕业资格和申请授予相应学位时评审和答辩用的学术论文。它是本科生结业工作的总结形式,也是本科生学习和科研情况的总检查。是表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文献资料,它应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一定的创造性结果或新的见解,是评审毕业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取得毕业资格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科毕业论文必须是申请者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应是一篇系统而完整的学术论文。对于合作完成的项目,论文内容应侧重本人的研究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抄袭前人的工作。
本科毕业论文是评定作者是否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主要依据。
毕业论文编写要求
参加结业的本科生必须认真撰写论文,论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它的内容,而且有赖于它的书写质量和编辑水平。作者要通过论文的撰写,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论文的撰写要求文理疏通、文字简洁、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数据可靠、立论正确、逻辑性强。
本科毕业论文的篇幅:理工科一般在2万字左右,文科、管理一般在1万字左右。论文须用计算机打印。
论文结构和顺序
论文章、条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论文的构成论文的基本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
正文: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主体。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可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见解和推论。要求概念清晰,数据可靠,分析严谨,立论正确,要能反映出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理论分析、数学解析及数值计算:利用作者本人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
所选课题进行科学地、严密地理论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学位论文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
步骤有详细的阐述,以便评阅人及答辩组审核实验的可靠性,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列出全部数据的图或表,数据多时可另加附录。
结果的讨论分析:严格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引用的结论及数据应加注
参考文献。较长的公式推导可列入附录。
有关密级的管理规定
密级视论文的内容,按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级。关于论文密级类别,我院规定,需由指导教师或系主任决定。类别的范围:
公开:院内、院外人员都可查阅;
内部:院内人员都可查阅;
机密: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查阅。
凡需保密的和申请发明、专利权的论文,经各系和教务处同意,不宜公开发表的材料可以用附件方式分册书写,注明“内部资料”。
凡是秘密、机密、绝密的论文,可向教务处申请,以便采取相应保密措施或暂缓归档上报。
专业名称
须按照教务处提供专业名称(系、专业、班级书写规范)填写。
有关图的规定
图包括曲线图、构造图、示意图、图解、框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应编排序号。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廊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有关表的规定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
A表应编排序号。
B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居中。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附注多于1个时应统一编排序号。表内附注的序号宜用小号阿拉伯数字并加圆括号置于被标注对对象的右上角,如:XXX1),不宜用星号“*”,以免与数学上共轭和物质转移的符号相混。
C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D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或“…”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
有关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的规定
A正文中的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B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处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符号“=”处对齐。
C小数点用“•”来表示。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余三位数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撇。对于纯小数应将零列于小数点之间。示例:
应该写成:86 543.012 345;0.123 456
不应写成:86,543.012,345;0.123,456
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特别是多层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有关计量单位的规定
论文中计量单位必须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有关符号和缩略词的规定
符号和缩略词应遵循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制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有关编号的规定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分章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l.1、图2.3;表3.1、表4.5;附注1;文献[6];式(7.6)、式(8.9)等。
报告、论文页码的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由引言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并为右页另页。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编入页码。可以将题名页、序、目次页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的相同位置,便于识别。
报告、论文的附录依序用大写正体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中的图、表、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45]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