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污水处理站基坑支护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课题名称某污水处理站基坑支护设计
一、本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
1.本课题的的作用与意义
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支撑土壁,此外钢板桩、混凝土板桩及水泥搅拌桩等围护结构还兼有不同程度的隔水作用。随着城市中心大量建筑的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密集的建筑物、复杂的地下设施,使得深基坑工程支护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深基坑在施工过程中事故频发,而且事故发生时,极容易造成群体的死伤,危害极大。深基坑支护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相邻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的安全。深基坑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支护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在整个基坑施工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相对的人均占地面积来说就比较少,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开始向高处,向深处发展。随着城镇超高层和中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地下空间问题也走向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坑开挖与支护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城市地下空间开挖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和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和地铁建设的高潮。在中国沿海地区软土的情况下,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的计算方法,比如余志成、施文华研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法;刘建航院士和侯学渊教授讲述的沿海软土地基环境下基坑工程施工方法;应惠提出的估计深基坑围护结构位移和控制方法都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实践和经验。
现如今中国在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中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在国外深基坑工程同时也被称作为深开挖工程,因为无论是开挖地下车站还是地下建筑物都需要开挖深基坑,深基坑开挖的类型包括开挖地下建筑物,地下车站,埋设各种地下设施等。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基坑开挖都是一项古老的技术,但它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0世纪40年代Terzaghi和Peck等人提出了关于预估挖土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总应力法。这个理论原理一直流传沿用到今天,只不过后人对此进行了许多改进。50年代Bjerrum和Eide提出了分析深基坑底板隆起的方法。60年代有人在在奥斯陆和墨西哥城软黏土深基坑工程中使用了仪器进行监测,此后的得到了很多的资料与数据,并从70年代起开始规定了很多的开挖的法规。
3.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顺飚.刍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以某工程为例[J].江西建材,2018(1):46,48.
[2]仝广霞.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8-9.
[3]尤文贵,陈雪冰.浅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8(12):117-118.
[4]陈永苗.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区,2018(1):214.
[5]李秀峰,宋昭煌.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8(9):105-106.
[6]江政福.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J].低碳世界,2018(11):210-211.
[7]张永清.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居舍,2018(33):52.
[8]马淑珍.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2):26
二、完成任务的研究思路和方案
(1)进行勘察,收集资料,(3)学习和熟悉相关的软件,(4)开始设计,(5)修改检查
(6)设计完成
三、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⑴开题报告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外语专业的开题报告必须用相应的语种写作。⑵开题报告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签字后才能生效。⑶本表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附件材料,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袋。⑷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自行拟定本表中开题报告的写作提纲,修订后报教务处备案并上传本教学单位网站以供学生下载。⑸开题报告的写作字数、参考文献篇数以及写作格式等要求,各学院可参照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要求自行确定,并在本教学单位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格式模板中予以明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