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土木工程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一
[1] 肖建庄,李文明,胡亚安,杨海峰,谢立全,夏冰,罗丹旎.向海土木工程的内涵与发展前沿[J].科学通报,111.
[2]陆景海.住宅建筑土木工程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5,(14):4144.
[3] 蒋秀姿,董辉,夏明,徐平.数字赋能下的工程地质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5,(12):257259.
[4] 陈雅琴,党发宁,杨媛.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J].高教学刊,2025,11(13):14.
[5] 缪惠全,沈传钰.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研究综述[J].高教学刊,2025,11(13):9195.
[6] 艾心荧,罗振源,孙成访.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综合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5,(05):4043.
[7]李亚妮.土木工程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逆作工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3):121123.
[8]张诚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13):5860.
[9]李世鹏.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中华建设,2025,(05):124126.
[10]李向伟.基于BIM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08):184186.
[11]郝帅.土木工程领域专技人员创新与实践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风,2025,(12):5052.
[12]陈旭东.新工科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实验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5,(12):2628.
[13] 邹春霞,王海龙.新工科背景下“损伤理论及其应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风,2025,(12):810.
[14] 杲晓龙,杨敏,黄海荣,段宇洲.研究性教育模式在智能建造本科生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25,(13):8588.
[15]李谦.新时代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品牌建设路径与质量强企实践研究[J].中国品牌与防伪,2025,(05):3436.
[16] 郭少峰,韩翠莲,朱冬梅,周慧.新工科背景下“水工建筑物”教学改革——以河套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25,(08):109112.
[17]卢卫莉.环形交通节点中土木工程设计的优化策略[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5,(04):132134.
[18]陈鹏.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探讨[J].四川建筑,2025,45(02):156158.
[19] 孙立娟,杨成佳,李鑫,张互助.多学科交叉视域下“土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多维建构研究[J].高教学刊,2025,11(12):6871.
[20] 张巍,王克俭,韦未.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校“乡村基建”微专业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25,11(12):1922.
[21] 陈云,董金爽,杜娟.“双碳”背景下面向未来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25,11(12):5659+63.
[22] 朱绪林,张永,林明强,高蕊,高莉,高新,张岩.虚拟仿真技术在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25,28(02):111114.
[23]张春龙.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江苏建材,2025,(02):99100.
[24]孙鑫铭.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防护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8):189191.
[25]闫金能.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5,(08):241243.
[26]马明海.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普通混凝土及镁水泥混凝土服役寿命对比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25,39(04):4143.
[27] 粟滨,张向京,阮波,国巍,易亮,王卫东.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土木工程认知实践“码课”教学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16.
[28] 罗西,刘江华,于军琪.数智场域下土木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25,(02):2832.
[29] 王涓,满朝晖.天然植物纤维改性粉质土木工程黏土力学特性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25,44(04):6870+75.
[30] 程温卿,王伟凡,卞汉兵,寻芳芳.ABAQUS软件在“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5,32(04):104105.
参考文献二
[31] 付成林,钱若霖.不同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与应用[J].内江科技,2025,46(04):1819.
[32] 王贵禄,程丽莉,李燕,王迪,蔡平,刘钰,陈燕菲.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山西建筑,2025,51(10):187189.
[33]沈汝伟.学科竞赛促进土木类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5,(12):3740.
[34]林永新.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5,(12):7173+80.
[35] 马京缘,曹春晖.“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班“土力学”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风,2025,(11):6264.
[36] 孙红芳,吕乐阳,刘伟.学科竞赛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进探索——以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25,(04):6567.
[37] 韩淼,廖维张,侯敬峰,庄鹏,金珊珊,苑泉.新时代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高教学刊,2025,11(11):2831.
[38] 徐颖,宗亮,张晋元,张晨.以未来工程需求为牵引的新工科产教融合项目式课程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5,11(11):9699.
[39]张林.久保田首次公开“未来机械”[J].农机市场,2025,(04):62.
[40] 邓恩峰,杜有鹏,钱辉,赵文兰,李趁趁.留学生“工程制图”(英)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5,(16):112115.
[41] 龙通情,林凯荣,张春蕾.构建水土交融的“大土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山大学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5,(16):3034.
[42] 王传林,吴鸣,喻莹.新工科视域下建筑信息模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林区教学,2025,(04):6872.
[43]唐辉.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创新,2025,(07):165167+171.
[44]李明理.土木工程高层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5,(11):8991.
[45]杨晓龙.地基处理与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5,(07):124126.
[46] 罗雨婷,陆发信.地方本科院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三明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5,34(02):1822.
[47]万光存.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测技术要点探讨[J].陶瓷,2025,(04):196198.
[48] 徐秀凤,孙伟,范晓鹏,张鹏鹏,董增丽,孔子昂.《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探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5,23(02):221226.
[49]庞艳艳.基于机器视觉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5,30(08):114116.
[50] 徐功文,马光旭,程文静,杨金凤.低碳城市试点对建筑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5,40(02):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