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土木毕设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土木工程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一
[1] 高卫亮,韩露,赵延明,刘路路,汪洪菊,花祺汭.信息化视域下钢筋平法识图混合式教学实践[J].山西建筑,2025,51(16):195198.
[2] 傅军,季清磊,徐智浩.三螺旋理论视角下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促进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
[3] 宋小园,朱登元,郭娜玲,张家文,赵玉妹,于献彬,贾传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研究——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5,11(15):4548.
[4]雒民龙.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2):8688.
[5]马振宇.可持续性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评价[J].石河子科技,2025,(04):6971.
[6] 付金伟,于伊冰,刘淑丽,刘伟建.采用压拉转换的直接拉伸装置研制与教学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7.
[7]何建钦.土木工程建筑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研究[J].石材,2025,(08):115117.
[8] 董晶亮,陈霄雷,刘强,周鹏,丁海滨,方焘,赵秀绍.基于响应面法的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综合实验优化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5,42(07):224231.
[9]韦春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公园土木工程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J].居舍,2025,(22):131134.
[10]赵有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地基加固技术的实践标准与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5,(14):142144.
[11]黄小锋.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5,(14):154156.
[12] 严涛,赵菊梅.土木工程教育自适应性学习路径构建与评估[J].高教学刊,2025,11(21):8691.
[13] 许娜,陈曦,杨建平,张博,陈伟.大语言模型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挑战及趋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5,25(21):87738783.
[14] 张东生,李洪涛.农田水利灌溉中小型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南方农机,2025,56(14):187190.
[15] 刘丽楠,徐能雄,张彬.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5,34(03):5458.
[16] 杨震,黄立辉.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1):183185.
[17] 黄华睦,周元智.土木工程中施工进度管理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4):7981.
[18] 江飞飞,顾子涵,周娟.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民办高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5,(21):6265.
[19]尚同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分析[J].价值工程,2025,44(21):2426.
[20]岳永东.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维度实践探索[J].人生与伴侣,2025,(27):4244.
[21]苏霄.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科技,2025,(07):5254.
[22] 张悦,邓均益.元宇宙驱动下高校数学与专业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机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5,(04):4653.
[23] 张静,原华.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5,(13):5860.
[24]王炳文.复杂地形区域土木工程碳减排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5,22(14):203205.
[25] 林沛元,黄林冲,林凯荣,赵辰洋,张春蕾.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元学科融合[J].高教学刊,2025,11(20):6267.
[26] 谌贵璇.政企校协同精准育才促就业[N]. 贵州日报, 20250715 (005).
[27]周文君.基于专业升级大模型在土木工程的深度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5,24(13):116118.
[28] 李维,张春巍,鲁丽华,孙海霞,郜殿伟,司楠.面向国际化的土建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5,34(04):167173.
[29]蒋勇进.绿色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0):7375.
[30]林威剑.土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0):199201.
参考文献二
[31]潘友川.特大枢纽型机场综合交通中心桩基工程质量管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0):202204.
[32]翟万江.智慧隧道 美好生活——第十五届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科技论坛侧记[J].中国科技产业,2025,(07):2425.
[33]2025年快速公交学术会议在江苏连云港召开[J].城市公共交通,2025,(07):13.
[34] 岳光耀,刘帅帅.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型研究[J].陶瓷,2025,(07):110111+145.
[35]吴志焘.基于3D打印技术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型制作实践[J].网印工业,2025,(07):6365.
[36] 艾心荧,郑愚,孙璨,吴晓伟,丁其乐,胡守旺.地方应用型高校“土木+新质生产力”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东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5,34(04):7785.
[37] 段熹,李讯,卢岱岳.“AI+论著查询”模式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25,34(04):2836.
[38] 乔文涛,李文平,熊清清,张旺,曹立辉.智能建造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25,34(04):8693.
[39] 林拥军,张曾鹏,张晶,卢立恒.基于试题难度的测试成绩计算方法——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5,34(04):143158.
[40] 孙娟.职业院校土木工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讨[A]2025年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思政分论坛论文集(下册)[C].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 2025: 3.
[41] 付明琴,徐晓兵,李凯帆.知识图谱辅助下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砖瓦,2025,(07):171173+178.
[42]赵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3):1618.
[43] 钟剑,温佳年,王晓伟,魏凯,韩强.人工智能在桥梁抗震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公路学报,2025,38(07):117.
[44]黄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J].居舍,2025,(20):1820+72.
[45] 崔莹,宋梅梅,程凯凯,石韵.土木工程留学生专业课程PBL教学模式探索与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5,(28):4952.
[46] 贾方方,汤辉,孔德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24(03):6670.
[47] 赵卓,闫晓宇,曹珊珊.基于云实验和BIM技术远程教学模式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5,44(07):182186+198.
[48] 孙波,杨航,林卫泽,李安虎,孔庆钊,高心健.机器人视觉跟踪抓取实验装置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7.
[49] 林沛元,黄林冲,林凯荣,张春蕾.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基于中美两国20所高校的对比分析[J].高教学刊,2025,11(19):4650.
[50] 李光平,卢燕,王莉.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指导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探索[J].石材,2025,(07):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