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边坡设计] 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图纸)

毕设基本摘要

一、编写依据:
1.1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本工程相关的设计图纸;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6、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7、《锚索喷射混凝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设计图纸要求
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整体安全稳定系数不小于1.3;地面设计超载为20Kpa,堆载前地面应做硬地化处理。出入口位置设计超载为40Kpa。
二、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南海里水峰景湾II期C1-C3栋、CGJ-2栋商住楼项目位于南海里水镇林场,是由广东佛山珠江房地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商业项目。该工程西南向靠南盐路。该住宅楼项目是由3栋商业住宅楼和1栋商铺裙楼组成,为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22层。总建筑面积为30347㎡,地下室5811㎡。基坑开挖深度为4-5米。桩基础采用冲孔灌注桩,局部承台加深。本设计采用高程为相对标高,建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4米。
2.1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在基坑的北侧采用插筋喷射混凝土护坡支护(见3-3剖面),沿南盐路采用钢筋锚杆和钢管桩垂直支护(见2B-2B剖面),由于泥塘位置塘底有流动性较大且较厚的淤泥层,该区段采用水泥搅拌桩加钢筋锚杆支护的形式(见2B’-2B’),其他区段采用钢筋锚杆护坡支护见1-1、2-2 、2’-2’ 、4-4剖面,其中4—4剖面采用二级放坡形式,第一次放坡到-4.05m,二次放坡到桩承台底。详见附剖面图。
2.2场原条件
场地地貌单元以低丘台地为主,以及丘岗间低洼地带。由于东南侧有鱼塘,地形高程在9.30-11.92m之间,最大高差2.62m。
丘陵台地上覆地层为冲、洪积层和残积层,地层结构较简单。下伏地层为石炭系测水组粉砂岩。场内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和石炭系岩溶水, 地下水场地分布呈透镜状体分布,地下水位埋深为0.1~5.8m。详见地质勘察报告。当发现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基础资料不符时,需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
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将岩土工程特性分层由上至下描述如下:
1、填土层(Qml)
素(杂)填土:浅黄色、浅红色为主,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建筑垃圾,松散。
本层出露地表,顶面标高12.50~13.40m,层厚1.00~3.50m,平均厚度2.49m。
2、冲、洪积层(Qal+pl)
本层属冲、洪积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它们是②-1粉质粘土层,②-2淤泥质土层,分述如下:
粉质粘土层
本层分布较广泛,呈浅黄色、浅红色为主,可塑状,主要由粘粉和少量粉粒组成。
本层顶面标高5.10~11.80m,顶面埋深0.00~5.20m,平均1.81m,层厚1.35~6.00m,平均4.14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0次,实测击数为5.0~12.0击,平均9.0击,校正击数为4.7~11.3击,平均8.3击,标准差σ为2.6,变异系数δ为0.321,修正系数γs为0.812,标准值为6.7击。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取170kPa。
(2)淤泥质土层
本层分布较广泛,呈灰黑色,饱和,流塑状。
本层顶面标高6.35m,顶面埋深3.95m,层厚1.25m。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取60kPa。
3、残积土层(Qel)
本层为粉砂岩风化残积层,呈浅黄色、浅红色,可塑~硬塑,少见软塑。
本层顶面标高3.75~12.20m,顶面埋深1.00~8.05m,顶面起伏较大,平均3.95m,层厚0.60~5.55m,厚度变化大,无规律,平均3.21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4次,实测击数为6.0~25.0击,平均12.6击,校正击数为5.4-20.1击,平均11.1击,标准差σ为3.4,变异系数δ为0.311,修正系数γs为0.851,标准值为9.4击。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取190kPa。
4、基岩:石炭系粉砂岩、石灰岩
本层广泛分布于场地下部的为石炭系粉砂岩,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④-1全风化粉砂岩、④-2强风化粉砂岩,现分述如下:
全风化粉砂岩
本层呈浅紫色、 浅棕色,岩芯呈坚硬土状。
本层顶面标高4.85~6.40m,顶面埋深6.45~8.55m,层厚1.55~9.85m。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4次,实测击数为29.0~45.0击,平均35.0击,校正击数为24.0~34.0击,平均27.6击。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取350kPa。
(2)强风化粉砂岩
该层全部钻孔有揭露,呈浅棕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已经破坏,但仍清晰可辨,岩芯呈半岩半土状,部分碎块状,局部并夹有强风化细砂岩、强风化砾岩。
本层顶面标高-3.70~6.65m,顶面埋深6.55~16.50m,揭露层厚13.10~47.75m。
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0次,实测击数为48.0~62.0击,平均54.4击,校正击数为38.9~45.7击,平均42.0击,标准差σ为1.7,变异系数δ为0.041,修正系数γs为0.987,标准值为41.4击。推荐本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取500kPa。
更详细的地质描述参见《南海里水项目C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3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位深度为0.00~1.00m,标高为10.30~12.90m。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土层中的孔隙型潜水,其补径条件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影响。土层透水性差,富水性弱,为弱透水层或相对隔水层。本场地的地下水富水性一般。

部分内容展示(需在电脑端浏览)


部分图纸截图
岩土毕业设计-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图纸)(1) 岩土毕业设计-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图纸)(2) 岩土毕业设计-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图纸)(3)

文件列表截图
岩土毕业设计-某住宅楼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图纸)(4)

全套毕设下载

内容在线展示已结束,下载资料使用学习更方便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12463
Update Date 2016-10-24
Trend Intensity Index

67

*资料为会员分享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