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远程继续教育毕业任务书

  温馨提示:所有学生均可任意选择两个任务书中的其中一个完成本次实践教学环节。
  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某多层住宅楼/办公楼/写字楼/教学楼/学生公寓设计
  一、目的要求
  毕业设计的目的,使同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单项工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工程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要求达到如下目的:
  1.熟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步骤,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建筑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要求及图纸的绘制表达方法。
  2.掌握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掌握结构计算及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
  二、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根据条件自定。建筑面积控制在5000m2以内,层数4~7层,建筑平面形式自定。
  2.自然条件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査。
  3.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拟建场地所处的位置,参考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者按照下述条件选用;场地内地层内地基土由杂填土层,粘土层,泥炭土层和卵石层四层组成。杂填土:,层厚1.0m。粘土:中密-密实,挖掘中镐的擦痕面光滑。该层厚4.2m。该层层厚稳定。泥炭土:黑色,湿,稍密,可见植物残骸,并可点燃,该层厚0.3m。该层层厚稳定,工程性质差。卵石:稍密。该地层没有揭穿。该地层稳定,工程性质良好。地下水对建筑材料不具有腐蚀性。粘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卵石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800kPa。卵石层桩的极限端阻力特征值qpk=2800kPa。
  4.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也可采用钢框架结构,单层结构厂房等。
  5.抗震设防
  查阅《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如兰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Ⅰ类。)
  三、设计要求
  1.总平面设计合理,人流、车流不能相互交叉,并解决好一定数量机动车的停车场及自行车场地。
  2.作为临街建筑要有良好的城市景观,要求建筑造型和建筑内部美观、大方,并解决好主入口的体型处理,体现建筑自身特征。
  3.态度认真,主动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计方案合理,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数据准确。
  5.计算书格式应符合标准,书写工整,文字简练,条理清楚。
  6.施工图必须符合制图标准,能正确、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布置协调、清楚、整洁。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建筑设计
  (1)底层平面布置图     (2)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3)正立面图(4)剖面图    (5)楼梯图
  2.结构设计
  1)主要结构计算:包括一层楼盖的梁、板计算,一榀框架的内力及配筋计算和基础计算。
  2)绘制结构施工图:基础平面布置图与配筋图;任选一层楼盖或屋盖结构平面图;一榀框架梁柱配筋图。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王万江, 金少蓉, 周振伦. 房屋建筑学[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2]《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 张文忠.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4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6] 张玲玲, 孟浩. 场地设计(第2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7] 同济大学等. 房屋建筑学(第4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8] 金少蓉.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及习题集[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等编著, 刘加平主编. 建筑物理(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19]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1.
  [20] 白国良.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21] 包世华, 张桐生.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2] 朱彦鹏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4版)[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23] 朱彦鹏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24] 朱彦鹏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指南(第2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5] 顾祥林主编. 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26] 沈蒲生主编, 梁兴文副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第4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3638
Update Date 2019-07-21
Trend Intensity Index

82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