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就是土木毕设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土木工程最新参考文献50例。供大家学习。
参考文献一
[1]刘勇健,李丽娟,朱江,何嘉年,刘锋,梅胜,张丽娟. 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05):35-41.
[2]郭庆军,何晖,闫竑宇,王珊,赵敏. “双创”目标导引下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体系构建[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05):48-54.
[3]肖桃李,曾磊,杜国锋,佘艳华,李文盛.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05):67-73.
[4]管仲国,阮欣. 全过程桥梁设计课程建设实践与效果评价[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0):176-178+264.
[5]汤智林.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有效组织[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36.
[6]钱凯,赵艳林.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6(82):20-21.
[7]安栋,白玉星,许海亮,王献云. 智能建造新专业背景下基于BIM的“土建制图”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9):107-108+111.
[8]洪晓江,方志聪. 应用型本科院校BIM教学体系的探索——以西昌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218-219.
[9]王雅思,黄文颖. 基于“长材料”办学定位的土木工程材料系列课程教学探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76-77.
[10]刘福寿,董峰辉.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桥梁抗震与抗风》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41):188-189.
[11]沈丽. 实践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施[J]. 教育现代化,2019,6(81):9-10.
[12]张鹄志,赵宇轩. 学科实践类竞赛活动对工科专业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10):218-219.
[13]范杰,邓思捷.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9):87-88.
[14]甄映红,张亚庆,王展光.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范式改革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9):253.
[15]李淑一.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理念改革分析[J]. 智库时代,2019,(40):171-172.
[16]余何. 贺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贺州学院学报,2019,35(03):129-132.
[17]陈欣. 高性能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91-192.
[18]刘兰兰. 应用型本科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7):238.
[19]张广萍. 新时期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7):247.
[20]杨永华,吴杰. 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72-173.
[21]陆红梅,李洁. BIM工程能力培养路径探赜[J]. 新课程研究,2019,(23):16-18.
[22]王军,隋智力,张璐.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构建——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例[J]. 大学教育,2019,(10):167-169.
[23]李明宇,闫长斌,靳军伟,李光,王辉. 基于数理统计的工程地质试卷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8):68-70.
[24]黄睿.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边坡与基坑工程》教学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96-197.
参考文献二
[25]何子干,赵志军,肖婧,胡世平. 少学时水力学教学改革和达成度分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19,33(05):41-44.
[26]张学元,张道明,吕春,郭国梁,郭建. 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3):76-81.
[27]张学辉,陈建伟. 信息时代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5):80-86.
[28]陈鑫,张兄武,蔡新江,毛小勇,曹喜庆.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项目教学法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9):194-199+246.
[29]张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J]. 广东化工,2019,46(17):211-212.
[30]吴双.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农家参谋,2019,(18):270.
[31]陈国周,李杨,詹素华. 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9):32-33.
[32]马健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 绿色科技,2019,(17):288-289.
[33]马庆平,钱晓旭.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装配式建筑实验室建设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74):10-12.
[34]于本福.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9,(37):207-208.
[35]刘朋,鲁丽华,白泉. 土木工程专业非洲留学生教学思考[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9):56-57.
[36]宋梅梅,张煜敏,程凯凯,石韵.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83+185.
[37]梅华,庞朝晖,郭范波,贺赚. 提升学生对非核心课程重视程度的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6):234-235.
[38]时国松,李凌洋,王巍浩. 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探讨[J]. 教育现代化,2019,6(72):92-94.
[39]沈萍.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课程群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92+94.
[40]马茂义.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9,6(71):113-117.
[41]杨冬升,凌静,刘程鹏,王晓斌,杜云丹.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课程群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 四川建材,2019,45(09):211+224.
[42]梁腾飞,贺园园,杨瑞娟. 基于BIM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J]. 知识经济,2019,(25):152-154.
[43]吴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184-185.
[44]郭玉珍. 土木工程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建材与装饰,2019,(26):144-145.
[45]王云洋,赵丙晨,杨光,李梦,唐响亮,孙晋,黄志刚,沈维敏,郭亮. 基于铸铁拉伸实验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2019,32(04):103-105+123.
[46]高中松,唐纯翼. 西部地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吉首大学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68-169.
[47]刘冰宇,杨光,方放.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186-187.
[48]李岩. BIM与VR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学,2019,10(16):142-143.
[49]苑连霞.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路径[J]. 科技资讯,2019,17(24):254+256.
[50]刘绍乾,王曼娟,钱频,钟世安,宋相志,金一粟. 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思考与改革实践[J]. 教育现代化,2019,6(6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