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摘要:自1989年推出以来,韩国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在满足住房需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最初主要侧重于快速的数量供应。然而,诸如住房质量有限以及社会经济需求不断变化等挑战,促使其朝着注重居住环境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变。本研究调查了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建造的公共租赁住房小区中住宅建筑布局的变化,以了解规划实践如何随时间演变。本研究采用结构化分析框架,对24个小区的布局类型(正交式、平行式、错列式和混合式)和关键规划要素(密度、建筑高度、朝向和建筑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由统一的线性板式建筑构成的正交式布局,转变为21世纪00年代结合塔楼的混合式和平行式布局,这反映出对密度和美学的日益重视。到了21世纪10年代,平行式布局仍然存在,但具有多样的建筑形式,如改良的板式建筑和L形配置,以及不同的楼层高度,提高了空间效率和视觉吸引力。住宅建筑布局形式的这些变化,尤其受到建筑形式和朝向等规划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因素的共同驱动。相关的法律框架和制度体系,如地区单元规划,在塑造这些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公共住房规划的演变,为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城市住房发展提供了指导。关键词:公共租赁住房小区;住宅建筑布局;公寓;地区单元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