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

资料简介:

  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在进行内力分析前,必须先把楼盖实际结构抽象成为一个计算简图,在抽象过程中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并做如下假定:
  1.板的竖向荷载全部沿短跨方向传给次梁,且荷载→板→次梁→主梁→主梁支承的传递过程中,支承条件简化为集中于一点的支承链杆,忽略支承构件的竖向变形,即按简支考虑。
  2.板视为以次梁为铰支座的连续梁,可取1m宽板带计算。
  3.跨数超过5跨的等截面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基本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10%时,可按5跨连续梁(板)计算,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均按第三跨处理。当梁板实际跨数小于5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4.板梁的计算跨度应取为相邻两支座反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其值与支座反力分布有关,也与构件的支承长度和构件本身的刚度有关。在实用计算中,计算跨度可按表3取值。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2)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3)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4)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5)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6)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7)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8)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9)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0)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1)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2)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3)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4)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5)
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16)

内容在线展示已结束,下载资料使用学习更方便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9784
Update Date 2017-06-12
Trend Intensity Index

74

*资料为会员分享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