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资料简介:

  铁路隧道设计步骤及要点,隧道设计贯彻“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节约用地,重视环境保护及与其他建设工程的协调,使得设计的隧道工程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最佳效益。考虑到隧道使用后的养护管理,力求满足隧道总体的合理性及耐久性。1.隧道内轮廓方案隧道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限界。在设计的时候,应充分研究各种车道与道路之间所处的空间关系,任何部件(包括隧道本身的通风、照明、安全、监控及内部装修等附属设施)均不得侵入隧道限界之内。隧道建筑限界是决定隧道净空尺寸的依据,对设计、施工、运营来说都很重要,而且隧道是永久性的建筑,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动。因此,隧道建筑限界的确定,对隧道的设计来说至关重要。道路隧道建筑限界由行车道宽度(W),路缘带(S),侧向宽度(L),人行道(R)或检修道(J)等组成。当设置人行道时,含余宽(C)。具体取值根据隧道设计规范确定。隧道净空断面的确定不仅要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还要满足隧道的照明、运营管理设施、装饰等所占空间及施工误差。隧道内轮廓通过对单心园、扁平三心圆和三心圆几种断面形式进行综合比较,结合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性以及工程造价等因素,采用拱部为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的单曲墙式衬砌方案。2.洞口位置的确定及洞门的确定(1)隧道洞口位置和洞门确定原则以及常见问题洞口位置的确定以“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洞口边、仰坡的开挖高度,同时减小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洞门型式的选择,主要考虑使用功能和与地形的协调美观,并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和保证结构安全,根据洞口地形、地质条件、洞外衔接过渡段的型式,综合确定洞门形式。隧道洞口周围地形平缓时,多设置削竹式洞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隧道洞口边坡较陡,或存在偏压等情况,多采用端墙式洞门;当洞口地质条件较差时可选择翼墙式洞门。洞门与洞口的地形、地貌应结合良好,并与洞口地形、地貌协调一致。每种形式均结合其结构特点与周围地形地貌种植树木或植草绿化。目前隧道洞门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选线时,越岭方案比选等级比铁路抵,资料匮乏,方案充分论证不够,加之常以经济杠杆来决定隧道的长短,故而以短隧道越岭较多,为使得洞身短,节约投资常使进出口洞门处于山谷中,地质、地形条件均不利于洞门结构的布设,缺点有:1)坡积层厚,开挖边坡高,开挖量大,环境破坏多,洞门结构稳定性差;2)端墙洞顶水沟排水不便;3)洞门外须设挡墙或边坡防护,工程量大,造价高;4)对行车速度有一定影响。洞门形式选取,以保护环境,减少开挖,保持原有地貌为原则,多采用环框明洞式洞门,该洞门型式简单,各种附属设施布置方便。国内洞门形式受路线位置的影响,多以端墙式洞门为主,该种洞门形式与地形结合紧密,但洞门美化建筑效果差,有时候隧道处于风景区或其它须洞门适度美化的环境中,洞门端墙造型受地形限制,更增加了设计难度。如设计为造型较好的洞门形式,须开挖一定区域,来施作洞口结构或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工程量大,造价高。洞门形式的选择应以保护环境为原则,尽量轻巧、简单,以少动自然边界条件为原则,对有特殊美化要求的洞门设计,应对经济与环境评估作出比选。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5)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6)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7)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8)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9)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0)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1)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2)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3)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4)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5)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6)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7)
毕业设计任务书-铁路线路及隧道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8)

内容在线展示已结束,下载资料使用学习更方便

土木工程设计过程 分享网站网址一起学习

Current Value 7752
Update Date 2018-12-10
Trend Intensity Index

68

*资料为会员分享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热门分类 /

Hot Categories

最新资料 /

Latest Materials
Slideshow